关键词
一曲哀怨凄丽的歌——读《水上女子芦苇花》
作者: 黄书泉   来源: 清明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关系   女子   小说创作   支点   人物性格   中篇小说   水上   文化背景   人生   女性形象  
描述: 我以为中篇小说《水上女子芦苇花》(作者:熊尚志,载《清明》1990年第2期,以下简称《女子》)是安徽近年来小说创作的一个硕果。一部成功的作品总有其主要支点。《女子》的成功支点便是塑造了狗儿这一女性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哟! 她有着最姣好的面容,绝顶的聪慧和
论沈从文的妇女观
作者: 陈林群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文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女子   男子   妇女观   女性形象   人性异化   具象化  
描述: 再也没有比沈从文更坦白的了,“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如果娇小美丽、善良纯朴、活泼可爱的翠翠、夭夭们不是沈从文人性理想的具象化体现。那么,还有谁配被供奉在这座神庙中呢?有意思的却是沈从文竟是以这样的口吻来议论女性的:“天生一个女人,她的最大的义务,就只是把身体收拾得很美。”“女人就应作女人的事。女人的事是穿绣花的衣
《聊斋志异》女性的心灵美
作者: 孙一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文学作品   作者   妇女形象   聊斋志异   女子   蒲松龄   心灵美   伦理观念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家务料理“变成一种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在中国又加上“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观念的羁绊,女子更是处于苦井的最底层。
台湾诗人蓉子的诗
作者: 刘梅林   来源: 淮阴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纳   基督徒   台湾   女子   韩国   蓉子   女诗人   城市生活   教会学校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台湾,她是属于祖国辈的诗人。曾经和她一起开放在台岛最初诗坛上的女诗人,随着40年诗坛风云变化,大多一朵一朵凋谢了,唯有她依然如故,像一朵青莲独立于当今台岛诗坛。她就是台湾女诗人蓉子。蓉子,原名王蓉芷。1928年生于江苏涟水县城一个三代基督徒家里。蓉子在江阴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读完小学后,即辗转扬州、上海、南京等地教会学校就
古典小说中妖女、神女形象的透视
作者: 赵冬梅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中国古典小说   女子   宋人话本   性行为   太平广记   女性形象   男人   冯梦龙   男性  
描述: (一)《太平广记》《古今说海》中均有“白蛇记”。其一《李黄》篇,载李黄被一白衣美女所诱,在其家“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止”,回到家中就“身重头旋”,卧床不起,后来被子底下的身体竟全化为血水。其二说,唐元和中,凤翔节度使李听的侄子李琯,被白蛇变化的美女所诱,与其同宿,第二天早晨回家,头痛难忍,不多时“脑裂而卒“,死于“蛇妖”之害。宋人话本《西湖三塔记》载:杭州有三个妖精,幻化成美女迷惑男人,害死多条人命。后来被奚真人擒获,镇压在石塔
淮海情词品格简论
作者: 崔铭   来源: 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词   身世之感   女子   中国古代文人   《淮海词》   朱光潜   别林斯基   女性形象   唐代爱情传奇   赵明诚  
描述: 淮海情词品格简论
消费社会中的文学叙事:“坏女人”形象的审美想象意义
作者: 陈晓明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妇女形象   消费社会   当代文学   女子   小说叙事   文学叙事   写作   女性形象   当代小说  
描述: 引言:消费社会对文学想象的影响消费社会以大都市为其空间,以城市的街道为其背景。消费社会同时也可以定义为后工业化社会,它与工业化社会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是以制造业为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而后者则是以金融资本、技术创新、服务
春莲秋扇隐昭阳:王昌龄妇女诗评析
作者: 高锋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诗   闺中少妇   女子   妇女题材诗歌   采莲   汉乐府民歌   王昌龄   女性形象   沈德潜   宫怨诗  
描述: 春莲秋扇隐昭阳:王昌龄妇女诗评析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女性美
作者: 周晓京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封建社会   聊斋志异   女子   蒲松龄   女性形象   花妖狐魅   审美理想   短篇小说   异类群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享有“我国古典短篇小说之王”(刘欣中:《短篇小说之王——漫淡》,花山文艺出版社)的盛誉。在小说中,作者借助浪漫主义手法,以轻灵活脱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艺术群象。马丁·布贝尔在德译本《聊斋志异》弁言中说:“最多的与最有意义的,乃是那些精灵的作品:动物的精灵,植物的精灵,水中的精灵,云中的精灵,画中人,瞳人,离开人世的死魂灵。”鲁迅先生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在这些异类群象中,“塑造得最成功
《新婚别》里的少妇
作者: 李运淼   李在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表达技巧   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   女子   现实问题   丈夫   女性形象   历史背景   《新婚别》  
描述: 《新婚别》里的少妇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