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失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失语的女性:艾迪·本德伦形象之解读
-
作者:
董瑜琳
赵娜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语
父权制语言
女性形象
-
描述:
许多评论家认为威廉·福克纳是一位男性意识极强的作家,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上。本文从社会性别的研究角度分析《我弥留之际》中轴心人物艾迪.本德伦被塑造为失语的、孤独的、否定语言及抗拒母性的女性
-
失语的困境:从女性主义视角再读《通天塔》
-
作者:
柴玉洁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主义思想
失语
女性主义视角
《通天塔》
-
描述:
影片《通天塔》描述了跨越四个国度,情节叠错的四个故事。通过勾勒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物话语形象,反映出人类共同的沟通困境-失语。影片中更为引人深思的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和对女性的”失语”状态
-
“失语”的幽灵:由《生死场》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微光
-
作者:
钟颖慧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语
萧红
生死场
女性主义
-
描述:
萧红因其特殊的生命经历而具备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悲凉感,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折射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生死场》中,萧红表现出对女性生存状况的热忱关注与同情。但是历史的局限使萧红和她笔下人女性人物都处于"失语"的状态,她们难以通过话语捍卫自己的生命权力,这是她们共同的悲剧命运内涵和根源。
-
从沉默到爆发: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卡罗尔•希尔兹在《如果不》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张燕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如果不》
失语
边缘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沉默到爆发的女性身份的重建过程,指出希尔兹在小说中揭示了女性被边缘化和失语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女性必须发出自己的声
-
从失语的“他者”到自我言说:以三个版本《画皮》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为例
-
作者:
陈闽璐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两性关系
他者
失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艺术与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两性关系的探讨,也逐渐成为电影艺术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态,本文力图通过对1966年鲍方导演的《画皮》,1993年胡金铨导演的《画皮之阴阳法王》,和2008年陈嘉上导演的《画皮》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探究不同时代的两性情感在电影中的痕迹和两性地位的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