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性别的声音
作者: 边玉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声音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在世界诗坛已饮誉30余年之久。她毕生创作了1775首诗歌。她的文学天赋就在于她虽然生活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但是她却能够预测思想动态与诗歌主题。她被公认为美国现代诗歌创始人之一。她是一位前现代主义诗人,更是一位有勇气与叛逆精神的女性。她所独创的那种支离破碎、多元和意象主义的特征近来被界定为现代主义诗略。她隐晦的诗风、模棱两可的标点和大小写,变化的谴辞以及诗作的多版本性导致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解读。读者为之迷惑,为之惊叹,为之欣喜。这些相左的解读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包括中国。
Searching for Voice--Expounding the Feminist Discourse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作者: 刘怡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女权主义话语   声音   话语权  
描述: 社会中,女性话语权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她们只能或是以男人的声音说话,或是保持沉默,因此,女性寻找自我声音这一主题已经成为女性文学传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赫斯顿通过塑造
从《箴言》中两类女性形象看其父权制社会的性别策略
作者: 席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箴言》   重复   聚焦   声音  
描述: 通过分析<箴言>中所塑造的两类女性形象:贤妻形象和荡妇形象,以及塑造这两类女性形象所用的叙述策略则完全可以揭露这种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否认.
女性声音与男性眼光:关于《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陈洁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眼光   声音   华顿   纯真年代  
描述: 女性作家身份给创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华顿采用了以男性人物纽兰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以后者的眼光来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同时,她又通过对(故事外)叙述者叙事声音与人物叙事眼光之间关系的巧妙调节,在文本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声音与自我: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作者: 吴颖慧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自由间接话语   声音   自由直接话语   《盲刺客》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小说共有三个叙述层,本文主要关注最内层和最外层,探讨最内层叙述中女性爱人的声音以及最外层叙述者艾丽丝的声音,目的在于揭示声音这一叙述
萧红创作的自传色彩
作者: 赵玉菡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浪   声音   自传色彩   文字   恋乡  
描述: 关于萧红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在她生前就已开始。她病逝后,曾有一些纪念和研究文章。之后若干年,便很少为人所提及。1972年,身居美国的学者葛浩文撰写了博士论文《萧红小传》,“发现”了萧红。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掀起了萧红研究热潮,主要着眼于生活道路、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社会价值、作品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以及新时期女性文学和寻根文学对萧红研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于其创作上的自传色彩,少有论及。本文的写作,从直觉上得到一点思绪,通过文本分析及生平资料的佐证,来尝试着讨论其创作上的自
同一个声音,不同的话语形态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形态   妇女   声音   中国   文学史观念   女性文学   源流考   同一  
描述: 文学史观念的多元化和叙述视角的多样化标志着文学史批评话语的确立与发展。女性文学史著以其独特的文化立场和批评视角跻身文学史史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进一步证明文学史史学观念的变革及多元叙事的可能性,也证明了文学史学科建设的细化和深化;它打破了男权中心话语霸权对文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