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声音】搜索到相关结果 52 条
-
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
-
作者:
邢月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港台言情小说
主体身份
性别权威
女性主义叙事
声音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掀起一股港台言情小说热潮,文学批评领域从叙事学角度对港台言情小说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叙事视角出发,探寻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的叙事特点,从叙事的模式、声音和话语以及
-
声音与自我: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
作者:
吴颖慧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自由间接话语
声音
自由直接话语
《盲刺客》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小说共有三个叙述层,本文主要关注最内层和最外层,探讨最内层叙述中女性爱人的声音以及最外层叙述者艾丽丝的声音,目的在于揭示声音这一叙述
-
她们自己的声音
-
作者:
钱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女性话语
声音
女性主义
都柏林人
-
描述: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塑造女性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都柏林的女性被认为是“受被压迫人们压迫的人”,但是仅仅就女性谈女性是不够的。乔伊斯常常将爱尔兰比作女性,因此有必要将《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置于爱尔兰民族深受英国殖民压迫这一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考察。一方面爱尔兰民族在强势殖民文化面前逆来顺受、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她本身又是一股固守传统、排斥新生事物的压迫力量。在《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也具有这种复杂性,身处瘫痪的中心,她们遭受强大的父权制的压迫,她们有懦弱无知的一面,有敢于抗争的一面,有的与父权社会共谋
-
走向地平线
-
作者:
李月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
自我
声音
意象
女性
-
描述: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在抗议文学风靡之年代,这种深入探索黑人女性内心世界并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于身处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主导的社会,女主人公被剥夺了发言权,其自我认同感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赫斯顿笔下的珍妮作为非裔女性所承受的双重压迫充分象征了美国黑人广泛承受的压迫。
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进程
-
走向地平线:《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的自我追求
-
作者:
李月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
自我
声音
意象
女性
-
描述: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在抗议文学风靡之年代,这种深入探索黑人女性内心世界并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于身处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主导的社会,女主人公被剥夺了发言权,其自我认同感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赫斯顿笔下的珍妮作为非裔女性所承受的双重压迫充分象征了美国黑人广泛承受的压迫。 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进程中是极为重要
-
倾听女性的觉醒之声:《觉醒》与《他们眼望上苍》的“女性批评”研究
-
作者:
雷俊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主
女性批评
父权
觉醒
声音
-
描述:
声音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状态。“有声”意味着拥有自我,作为一个自主的人生活。然而根据女权主义者的观点,男人却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压制着女性的声音。由于女性遭到“禁声”的历史久远并且在哲学、文学、法律、流行
-
女性权威的建构——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逃离》
-
作者:
梁佳赢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权威
声音
言语
视角
-
描述:
爱丽丝·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柯夫”,少女时代就开始写作,1968年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并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之后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屡次获奖。虽然她的小说中书写的都是小镇上普通人特别是一些女性的平凡生活,但涉及的却都是与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她的语言简练而清晰,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将小说中女性的心声完整地体现在作品中。短篇小说集《逃离》于2004年出版,全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3篇互有关联。吉勒奖的评委们称赞此书为“故事令人难忘,语言精确而有独到之处,朴实而优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
《圣经》女性人物塑造叙事策略中的性别意识
-
作者:
冯晓娟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复
聚焦
《圣经》
声音
性别意识
-
描述:
本文通过审视《圣经》旧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叙事学角度研究了叙事策略与女性主义理论中性别理论之间的关系。作者对《圣经》旧约相关文本的三个叙事策略即叙述声音、叙事聚焦和重复与性别意识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
-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Narratology
-
作者:
马楠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叙事
声音
视角
女性主义
-
描述:
谭恩美的另一部杰作《接骨师之女》。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代人之间的母女关系。谭恩美通过叙事技巧的应用来唤醒女性意识以实现女性权威。本文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分析谭恩美如何塑造女性权威,即视角、声音和象征。本文
-
萧红创作的自传色彩
-
作者:
赵玉菡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浪
声音
自传色彩
文字
恋乡
-
描述:
关于萧红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在她生前就已开始。她病逝后,曾有一些纪念和研究文章。之后若干年,便很少为人所提及。1972年,身居美国的学者葛浩文撰写了博士论文《萧红小传》,“发现”了萧红。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掀起了萧红研究热潮,主要着眼于生活道路、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社会价值、作品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以及新时期女性文学和寻根文学对萧红研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于其创作上的自传色彩,少有论及。本文的写作,从直觉上得到一点思绪,通过文本分析及生平资料的佐证,来尝试着讨论其创作上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