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城市】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
论陈丹燕的上海城市书写
-
作者:
王楚楚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陈丹燕
城市
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关于上海的“怀旧”热潮席卷了上海文坛,关于上海城市和历史的书写层出不穷,在众多作品和作家中,陈丹燕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她有关上海城市书写的作品数量众多,涵盖广泛,对于上海城市
-
流动的女性,流动的城乡
-
作者:
刘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动
城市
女性
农村
-
描述:
“打工妹”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打工潮的来临而逐渐流行的一个词汇,如果追溯至清末民初,这一角色是由走进官府宅第的娘姨、丫鬟,到城市的工厂里上工的女工们,以及走入市民家庭的女佣等流动女性所扮演。女性
-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穆时英小说创作
-
作者:
严华
来源:
汕头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城市
女性
性别
-
描述:
穆时英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由于其创作风格深得日本新感觉主义小说之要领,故被文学界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圣手”。虽然已有大量的论文对穆时英及其作品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阐述,但是多数论文的观点有趋同现象,没有创新之处。另外有些论文虽有新观点但没有进一步深入阐释,造成台上唱得正欢台下不知所云的尴尬局面。故本文仍将穆时英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及性别视角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和阐述,相信会获得一种别样的阐释空间。虽然借助理论能够在一个高度理性的层次上关注与理解文本,但是
-
从城市空间意象看90年代女性意识书写
-
作者:
刘立辰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意象
女性主体意识
城市
-
描述: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野蛮走向了文明,人类的精神意识在城市生活中得到了充分展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学创作走向了繁荣,作品中出现的城市意象也非常丰富。本文对90年代女性
-
“无名”的女人-贾平凹早期作品女性意识论
-
作者:
王昱娟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
贾平凹
身份认同
城市
女性
-
描述:
,另一方面,与女性在乡村与城市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密切联系。因此,“女性”的“命名”问题被“城乡身份认同”所替代,贾平凹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世界,也反映出作家对于乡村和城市的不同态度。作为乡村的配角与城市的主角
-
论王安忆小说中城市与女性的关系
-
作者:
古红梅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城市与女性
城市
日常生活
女性
-
描述:
王安忆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一大批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群体的描写,展示出她们在上海这个繁华大城市里的日常生活、人生命运,映衬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女性的命运折射出城市的风云变幻、发展沿革。百年上海的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上海女性,而上海女性的柔韧风韵又在有力地诠释着上海文化。
-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城/乡空间
-
作者:
范宜如
来源:
东华中文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江南
上重红菱下种藕
民俗
城市
-
描述:
城市是一处多重的叙事之池,乡村往往涵藏了人的家园记忆。城/乡空间是流动的,还是对峙的?现代化浪潮下,城市与乡村的形貌又是如何递变?王安忆在《上种红菱下种藕》一书中,以小女孩的成长经验为素材,铭刻与
-
再论安妮宝贝十年都市女性文学写作的后现代性
-
作者:
王帅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裂
虚无
后现代
爱情
城市
-
描述:
安妮宝贝是90年代末至今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特别是年轻都市女性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试图探求现代人心灵中的“空虚与黑暗”,为“个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间隔和冷漠”寻找源头和出路。溯其源,她认为是由于现代都市物质化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选择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归属感的沦陷和信仰的迷失;面对这样的现代困境,安妮把眼光转向人对于情爱的向往和诉求,在这样的时代,“相爱”是否成为可能,具有“匮乏感”的我们是否能在他人身上印证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安妮通过书中一个个人物不断做着尝试和探求。本文使用了文本细读和
-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近代上海女性文学
-
作者:
虞文君
来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域文学
战争
城市
女性
-
描述: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做了简要的叙述。再以此视角来分析近代上海的女性文学,从战争、城市和女性三方面分析其各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出正是由于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和上海这一典型城市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才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
亦舒小说的香港书写
-
作者:
甘玲燕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香港
亦舒
城市
女性
-
描述:
及城市精神,以及体现自己的人生哲理的体验,这是对传统的爱情小说套路的一种突破和超越。亦舒的小说除了有消遣功能之外,同时也是了解香港社会、了解香港女性生存状态的一扇窗子,是对香港的社会的思考和领悟,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