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城市】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亦舒小说的香港书写
-
作者:
甘玲燕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香港
亦舒
城市
女性
-
描述:
及城市精神,以及体现自己的人生哲理的体验,这是对传统的爱情小说套路的一种突破和超越。亦舒的小说除了有消遣功能之外,同时也是了解香港社会、了解香港女性生存状态的一扇窗子,是对香港的社会的思考和领悟,更是
-
挣扎的灵魂——对《生命册》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刘蕊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欲望
乡村
女性形象
《生命册》
城市
-
描述:
《生命册》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男人的依附和陪衬,作者给予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试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解读那些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物质与欲望的之间的挣扎的灵魂。
-
挣扎的灵魂——对《生命册》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刘蕊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欲望
乡村
女性形象
《生命册》
城市
-
描述:
《生命册》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男人的依附和陪衬,作者给予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试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解读那些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物质与欲望的之间的挣扎的灵魂。
-
盈盈锵锵于沪上:一种城市性别书写的文学标本
-
作者:
葛亮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雄同体
王安忆
两性观念
审美自觉
女性书写
城市
-
描述:
对于女性的书写成为王安忆表达城市的重要门径,并以其独特的性别文化自觉成就了这一领域的文学标本。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造就作家中正平衡的性别意识,依靠对两性的观照,从而认识与厘清女性特质,并表现
-
论沈从文小说创作变迁中城市因素的影响
-
作者:
邓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艺术手法
思想
题材
女性形象
城市
-
描述:
1923年沈从文来到北京,开始他的新文学的旅程。这个自称为“乡下人”作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城市中度过的。城市不仅给他提供了施展文学才能的舞台,也从根本上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北京、上海、青岛
-
弯曲的影子刘庆邦的人情世界
-
作者:
甫跃辉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秘镜花园
煤矿
男女关系
乡土
刘庆邦
城市
-
描述: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一场同学聚会,并由此引出发生于十年前的一次自杀事件。小说由发生在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两部分故事整合而成,故事发生的地点则是某城市中一个极其隐秘的花园。小说试图塑造一个
-
乡村与城市的悲歌:论萧红和张爱玲对女性的描写与思考
-
作者:
刘立文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体验
文学书写
女性悲剧
乡村
两性冲突
城市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和张爱玲是两位地位举足轻重的女作家。她们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那一时代中国女性的生活遭遇以及生命状态。在她们的作品中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带给后世作家深刻的影响。她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写作方式而为其后的作家提供了参考,在当代作家如铁凝等的作品中,她们的影响清晰可见。萧红和张爱玲,这两位经历相似堪称“传奇”的女性用她们细腻的内心谱写属于那个时代的女性生活画卷。萧红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深怀着悲悯之心来表现中国乡村世界中下层劳动妇女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命运。东北乡村黑土地上世代生活着的女人们无奈的
-
凝视的场景:维克多˙柏根的摄影-文本(1976-1984)
-
作者:
林依依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摄影
恋物
凝视
幻想
文本
城市
-
描述:
身兼英國藝術家與理論書寫者的維克多˙柏根(Victor Burgin , 1941-),擅長利用攝影與文本並置表達批判觀念。本文的研究範圍鎖定在1976-1984年間,「城市」和「幻想」兩種系列類型
-
2013A/W:广州站EP雅莹“阅读悦幸福”城市巡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人大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阅读
广州站
平衡
幸福
知性
女性形象
城市
展示
书柜
-
描述:
每个女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书柜和衣柜,展示优雅的知性之美,找到心中的[平衡·爱·幸福]。不久前,EP雅莹"阅读悦幸福"城市巡展登陆广州太古汇,带来2013秋冬主题的流行发布,展示了女性独特的视觉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