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达·高布乐形象分析
作者: 张毅蕾   吴丹妤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魔鬼型女人   自由   困境  
描述: 海达·高布乐作为易卜生戏剧中独特的女性形象,对其的评价多囿于将她建构为"魔鬼型"坏女子,而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剖析海这的悲剧人生,给出新的认知。
海达·高布乐形象分析
作者: 张毅蕾   吴丹妤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魔鬼型女人   自由   困境  
描述: 海达·高布乐作为易卜生戏剧中独特的女性形象,对其的评价多囿于将她建构为“魔鬼型”坏女子.而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剖析海达的悲剧人生,给出新的认知。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绝望主妇》
作者: 文小星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团结   抗争   女性  
描述: 通过对《绝望主妇》的女性主义解读,分析这部系列剧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展示剧中女性所处的困境和与男权社会的现实所做的抗争,从而提示出剧中主妇们独立自主的表象下的受到的压迫事实,以及女性之间的团结对追求女性自由独立的重要性。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感情与婚姻困境的解读
作者: 刘婕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感情   婚姻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文本里,女性总是为了感情与婚姻忙碌奔波,而最终却很难得到一个好的结局,一系列女性形象在对感情不断的追逐中却日益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本文以若干女性形象为例,对此进行了解读。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笔下的男人与女人:以《倾城之恋》与《傲慢与偏见》为例
作者: 董小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法父权   困境   女性  
描述: 不管是《倾城之恋》或是《傲慢与偏见》,无不刻画了一个特定的时代下两位具有自救精神的鲜明女性形象。伊丽莎白较之白流苏,是一个更为决绝而果断的理想主义角色,前者更具有喜剧的色彩,而后者虽然也在命运的巨力下争得了自己的一席名份,然而她最终落入的不过是另一个男人的手里。尽管两者的文化背景、身处的时代都不尽相同,但两者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抗争意识,并凭借着这种意识获得了世俗的幸福。
从《夏洛特姑娘》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困境
作者: 张丽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特姑娘》   维多利亚时代   困境   女性  
描述: 1883年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莱德.丁尼生发表叙事诗《夏洛特姑娘》,该诗折射了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心中的理想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禁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以及试图挣脱男性神话的女性的欲望与挣扎,失败与毁灭
为情而生、为情所困的女性群体——谈福克纳笔下的少女、少妇形象
作者: 朱宾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困境   爱情   女性  
描述: 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虽然姿态各异,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多情善良型、滥情堕落型、痴情独断型。但无论她们属于哪一类,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爱情的困境,遭遇被男人始乱终弃的命运。通过这类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福克纳昭示了在一个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性由于其性别原因,总体上是弱势群体,是男权中心主义的受害者。
永远的寻觅与现实的困惑——从李清照、杜十娘到陈染看中国女性的追求
作者: 王凤敏   来源: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心灵   女性  
描述: 受传统观念和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中国女性经常处于弱势地位。李清照与丈夫之间稳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并未给她带来生活安全感,因而她在忧伤中写出了许多女性对理想情感的渴望与追求[1]。小说
困境与解脱 :试论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城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嫄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困境   女性形象   城市小说  
描述: 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即生存的困境和爱情的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她们从对男人的依赖转向对自己、对姐妹的依赖。而更重要的是,
对《亲爱的生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赵友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寻求生命的完整   束缚   困境   女性主义  
描述: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当代文坛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写的是城市郊区小镇中平民的爱情和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她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2012年出版的小说集《亲爱的生活》是门罗最新的一部作品,也是她宣布停止写作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集由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