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喜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从女性视角谈谈《桃花运》及其影响
-
作者:
刘林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女性视角
桃花
票房收入
-
描述:
作为号称第一贺岁喜剧大片的《桃花运》,刚上映便带来2000多万的票房收入,下面仅从女性视角谈谈该作品及其影响。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作品一共为我们展示了五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是一群身份、性情
-
试论莎士比亚早期喜剧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少花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
描述:
莎士比亚喜剧以爱情为中心,刻画了一系列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女性形象。她们容颜焕发,光彩照人,是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尤为突出的是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社会邪恶势力不妥协的抗争和身处逆境时的应变能力。这群朝气蓬勃,敢作敢为的女主人公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的时代精神。
-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瑾红
来源: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
描述: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作。在他早期的“喜剧创作时期”的剧作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刻划得丰满生动、光彩照人的女性群象。这些
-
论王尔德喜剧中的失足女性
-
作者:
吴学平
夏腊初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王尔德
家庭
女性
-
描述:
在喜剧创作中,王尔德刻画了欧林纳太太、阿布兹诺太太等失足女性的形象,通过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王尔德既迎合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义务与责任和家庭对女性的重要性,又质疑了当时对男女不同的双重道德标准,并以十分含蓄的方式重申了女性的最佳归宿———家庭。
-
悲与喜的错位——女性视角下对“乐府双璧”故事的新思考
-
作者:
佳永馨璃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女性视角
悲剧
“乐府双璧”
-
描述: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其叙述的故事家喻户晓,对这两首诗的主题倾向以及两个女性的形象接受几成定论。本文试图纯从女性视角出发,从分析两个女性入手,对这两首诗歌进行一些新的思考。
-
向女王致敬的《第十二夜》
-
作者:
卢颖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女性
喜剧
第十二夜
伊丽莎白一世
-
描述:
作为英国"黄金时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这出节日喜剧中通过两个完美女性的形象,以巧妙的情节故事,幽默戏谑的语言娱乐观众并向当时已经年迈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表达了敬意。《第十二夜》是一出向女王致敬的剧作,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巅峰之作。
-
杨绛喜剧中“寄居者”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徐丽珠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寄居者
喜剧
人物形象
杨绛
-
描述:
杨绛的两部喜剧作品《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中国现当代世态喜剧最典型的代表。杨绛在这两部剧本中塑造两个具有着鲜明个性的女性人物形象,同时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她们都是借住在他人家中的"寄居
-
莎士比亚喜剧研究20年
-
作者:
田泥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综述
-
描述:
简要梳理20年(1985-2005)来我国大陆的莎士比亚喜剧研究,发现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喜剧本质研究、人物形泉研究和比较研究。对莎翁喜剧本质关注的角度主要在于探讨其喜剧体现出来的喜剧精神、喜剧艺术、喜剧美学。人物研究集中在对夏洛克和女性人物的分析。在比较研究中主要有人物形象比较、剧作比较和作家比较。
-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
-
作者:
宋艳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女性
-
描述:
英国文学,就必然会涉及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为莎士比亚文学的初涉者,莎剧中人物形象的多样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喜剧中出现的众多聪明智慧的女性,更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本文以莎剧女性形象
-
温迪·华瑟斯汀女性意识喜剧研究
-
作者:
陈琳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喜剧
女性意识戏剧
温迪·华瑟斯汀
-
描述:
温迪·华瑟斯汀(1950-2006)是当代美国最受欢迎和称誉的剧作家之一。自七十年代以来,她的戏剧创作一直关注美国战后出生的女性在自我身份上的种种焦虑和困惑,因为她们成长于历史文化的更迭时期,受到传统价值观和新女性主义思想的双重冲击。尽管女性主义问题是华瑟斯汀作品的重要主题,但她对女性主义却一直抱着矛盾的态度,这也使她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目前,西方学术界的华瑟斯汀研究多为主题研究,试图在作品内容中厘清作家暖昧的女性主义立场。然而主题先行的研究范式并非总是那么奏效,因为它往往忽略了华瑟斯汀创作的文类特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