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榜样与和谐共处:解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历程
作者: 黄真真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奶娃   黑人女性   和谐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分析该小说中男主人公奶娃的成长历程来探讨女性人物的榜样作用。认为正因为身边女性的指引和牺牲,奶娃才实现了从混沌到觉醒直至飞翔的成长过程。奶娃在南方寻根之旅中也逐步认识到自然和女性的共通之处,从而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解及两性的和谐
幻想与幻灭:对欧茨的《一位美丽少女》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康前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欧茨   和谐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生于1938年的美国女作家,以其高产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而闻名美国文坛并蜚声海外。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至今,欧茨出版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以及各种评论等作品已逾百部。她对文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创作的不止给评论家和读者们树立了一个文学大师的形象。欧茨善于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来关注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所以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饱满,欧茨的新作《一位美丽少女》又为其文学作品新添一位新型女性形象。本论文正是基于对此新作的文本分析,从生态女性主义入手,重点阐述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
论《金色笔记》中二元对立的解构
作者: 孙慧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二元对立   《金色笔记》   和谐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是二战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莱辛凭借其坚韧的实验精神和大胆的形式创新而享誉盛名。莱辛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同时,作品中涉及大量敏感问题,例如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政治歧视和妇女解放等。2007年10月17日,多丽丝莱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对她表示了高度赞扬:“她的作品堪称女性经验的史诗,用怀疑、热情和梦想的力量反映了一个分裂的文明。”《金色笔记》堪称莱辛的经典之作。该部作品自1962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同时也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该书描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我国现阶段男女平等问题研究
作者: 李芸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女平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两性   和谐  
描述: 近代以来,为实现男女平等,我国妇女运动高潮迭起,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妇女的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等地位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现阶段依然在财产占有、参政议政、教育
解析《到灯塔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作者: 商喜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和谐  
描述: 20世纪20年代末之前,提到“双性同体”这个词,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生物学上常提到的“雌雄同体”。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式在其《一间自己的房间》(2004)中提出“双性同体”的文学理论,认为人应该同时具有男女两种性格特征,这也是她认为一个作家最理想的创作状态。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身兼意识流女作家和女性主义作家等多重身份。她在继承传统女性主义的同时,重新审视了女性主义,并提出了一些新主张,使女性主义更易于接受,并且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双性同体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一部自传体女
袭人为人处世之道探究
作者: 赵惠莲   来源: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处世   得体   定位   袭人   和谐  
描述: 袭人是怡红院的丫鬟之一,也是曹雪芹笔下结局较为圆满的女性形象。她做事认真、处事得体,深得贾母、王夫人及大观园中众人肯定。袭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其局限性和落后的一面,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取其中有价值的因素。
感性与理性的变奏曲:尤金·奥尼尔笔下四位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周晓春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感性   和谐   女性   理性  
描述: 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1888一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国内外评论家对其笔下女性人物的分析涉及诸多方面,如:女权主义、表现主义、精神分析、女性形象、女性话语、悲剧命运以及双重性格等,却极少涉及感性和理性。本文选取奥尼尔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出发,以尼采关于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论断为依托,对这四位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奥尼尔笔下的女性角色,同时对现代人也是有益的启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尤金·奥尼尔及其笔下的四位女性、文献综述以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女勇士》中的女性力量
作者: 何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雌雄同体   女性主义   力量   和谐  
描述: 第二代美籍华人汤亭亭(马克辛·洪·金斯顿),是一位受到高度赞誉的美国华裔作家。她是当今美国主流文坛最受关注的华裔女作家之一。她的三部小说和一系列与中国移民的独特经验有关的作品广受大众关注。其中,《女勇士》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女勇士》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它融文化、家族轶事和个人经历为一体。由于中国传统故事和个人回忆的混杂,人们很难区分它的体裁,而有关它的体裁的争论也是文学圈中广为人知的。这部作品包含五章,每一章都是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小故事。汤亭亭在这部作品中记录了她在两个世界和两种文化中寻
约翰·邓恩《歌与短歌集》中的爱情观
作者: 侯静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邓恩   灵魂   肉体   爱情观   和谐  
描述: 约翰·邓恩不仅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领军人物,也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先驱。他以其博学、机智、创新而闻名于诗坛。在众多诗作中,最富盛名的当数他的爱情诗。本文通过细读邓恩的典型爱情诗歌集《歌与短歌集》来探索邓恩的爱情观,挖掘邓恩在措辞、修辞、句法、意象方面所传达的思想。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归纳他的爱情观并分析其成因,以期为邓恩的诗歌研究提供更开阔的思路。本文将邓恩在该诗集中的爱情观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第一章总结了邓恩早期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就是一种压抑情感的释放。出身于天主教的家庭的邓恩早年遭受了很多不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尖尖的枞树之乡》
作者: 苏媛媛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期望   《尖尖的枞树之乡》   萨拉·奥恩·朱厄特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  
描述: 萨拉·奥恩·朱厄特(1849-1909),是美国人最为喜爱的作家之一,其成就主要展现在对缅因州南贝里克及周边地区特色的描述上。朱厄特一直被评论家称作超感官知觉的信徒,热爱大自然的使者和坚定捍卫女性权利的卫士。自1896年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发表以来,朱厄特牢固树立了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朱厄特的小说因对女性人物的生动刻画和乡村大自然的细致描写,受到了乡村居民特别是乡村女性的欢迎。最佳著作《尖尖的枞树之乡》则详尽表现了朱厄特的作品特色。随着世人对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的关切,《尖尖的枞树之乡》受到更多评论家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