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吕碧城】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以旧体诗词试炼大众传媒:吕碧城诗词的现代传播
-
作者:
花宏艳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碧城
传播意识
文学生产
传播方式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学发展的轨迹,女性文学也不例外。此一时期,吕碧城特殊的生命际遇与创作经验成为了考察20世纪女性文学从闺阁书写到现代传播的典型个案。在五四女作家崛起的十年前,吕碧城已凭借新兴的传播工具,冲破闺阁书写的创作困境,建立现代传播意识。从1904年任职《大公报》时期开始,吕碧城的文学创作凸显出现代传播背景下,文学传播方式的现代转换、女性传播意识的现代建立以及文学生产方式的现代性三个重要特征。
-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吕碧城
女性文学
近现代文学
文化主体
-
描述: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
吕碧城诗文研究
-
作者:
关建琴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意蕴
吕碧城
诗
散文
艺术特征
南社
女性文学
-
描述:
南社作家吕碧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个性鲜明的散文作家。相比她的文学成就而言,学术界对吕碧城的文学创作研究,则显得很薄弱,特别是对其诗文创作的研究,尚在起步之中。本文在全面考察吕碧城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吕碧城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其诗和文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具体的作品解析,发掘碧城诗歌和散文的深广意蕴,把握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概述吕碧城研究的学术历程及本文写作缘起。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先从宏观视野概述近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情况,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