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叙述声音】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聆听女性话语──《珀涅罗珀纪》中的女性叙述声音
-
作者:
邵珊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珀涅罗珀纪》
叙述声音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纪》将话语权给予以珀涅罗珀为代表的上层女性和以十二女仆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从女性视角改写荷马史诗《奥德赛》,女性话语逐渐将男性话语挤压出文本。这两种女性话语在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的同时,在女性话语内部也引起话语权力的争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女性叙述声音入手去分析《珀涅罗珀纪》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话语对峙,以及对底层女性的关注。
-
我说故我在—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叙述声音研究
-
作者:
宁凡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权威
性别立场
女性文学
1990年以来
叙述声音
-
描述:
在社会文化转型、西方文学理论的涌进、女性意识整体萌发以及中国女性文学既有的传统之下,1990年以来中国女性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显然意味深长。“声音”指的是故事讲述的具体行为。正是通过这个“声音”,故事才得以呈现,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故事。讲什么、如何讲与叙述声音息息相关。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发出,这就决定了叙述声音必然要受到叙述者各种特征因素的制约,如性格特征、性别因素、社会环境等;叙述声音与隐含作者,二者的一致或分离,对叙事话语权威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隐含读者制约着叙述声音,也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接受的意义;并
-
发出“我”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叙述声音
-
作者:
宁凡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文化意义
后经典叙事学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
“我”
叙述声音
-
描述:
在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指的是虚构叙事作品中声音之所由。它既是叙事策略(抑或叙事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而与诸多语境相关联。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学在法国兴起,时至今日,经历了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叙事学已从强调文本分析的内在研究兼顾到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从其内在文学性的桃花源走向了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叙事是一种参与文化进程的文化现象。"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上面的问题已不单单是叙事策略的问题,它必定负载了在叙事策略之外的文化意义。一、叙述声音之于20世纪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