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冷眼观:晚清《小说林》的叙事与观看
作者: 朱芯仪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与私   叙事   观看   《小说林》   小说理论   小说林社   性别  
描述: 1907年由小說林社出版《小說林》,為晚清四大小說期刊之一,乃晚清報刊發展史上的轉捩點。顯示報刊逐漸由政治教化轉向文學性、通俗性、商業性的方向,並重新對公、私領域作出定位和思考。本文主要分為五個部份:首先梳理小說林社與《小說林》整體營運、出版之狀況,有助了解本文之後論述。再者為篇幅最多的翻譯小說與他者奇聞,探討中西方藉助翻譯而產生相互觀看、定位的行為,並改變中國觀看自身的方式。接續討論《小說林》文學觀,重視美學、文學性與商業價值,呈現晚清現代性進入後個人主體浮現,導致文學趨向世俗與工具價值,時於小說中見「
网络女性文学电视剧化研究
作者: 翁燕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女作家   网络女性文学   电视剧改编   叙事   期待心理   接受美学  
描述: 网络文学作为新世纪以来新兴的文学形式之一,其中网络女性文学更是网络文学中的翘楚,不仅受到了文学界普遍爱好者和相关研究者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也在电视剧产业激起涟漪。网络文学成名于《第一次亲密接触》,随后越来越多网络小说蜂拥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2000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同名电影正式上线;2004年它的同名电视剧上星播出,从此网络小说开始了影像改编的这一全新发展道路。在中国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蓬勃发展的十年间,网络女性文学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影视剧本比重,在2011年之后的两年里达到历史的巅峰。如瞬间倾城的《未央沉浮
张欣论
作者: 程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写作历程   作家论   张欣   叙事   女性文学  
描述: 张欣论
女性形象的陷阱:日常生活叙事
作者: 王宇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现代主体   新时期文学   叙事   陷阱   女性存在   男人与女人   女性形象   现代性焦虑   日常生活   日常性  
描述: 女性形象的陷阱:日常生活叙事
中国电影十大女性人物
作者: 胡鹏   来源: 河南商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中国电影   片名   叙事   新中国电影   黄蜀芹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出租车司机   女性人物  
描述: 中国电影十大女性人物
从东北方言看赵本山小品叙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作者: 阴艳   姜守斌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方言   角色塑造   赵本山   人物形象塑造   叙事   小品   现实可行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从东北方言看赵本山小品叙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大象无形──冯·特里尔的朴拙世界
作者: 乔梁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象   细节   传统   台词   生动   叙事   影片   技巧   动作   特里尔  
描述: 《破浪》被喻为1996年度世界范围内的最关键的一部影片。特里尔在《破浪》中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叙事规则和视听技巧,通过动作细节的运用和特写镜头以及精彩的台词,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
《红雪莲》:西藏风情画的知识叙事(评论)
作者: 白军芳   来源: 红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地方知识   评论   叙事   知识文化   雪莲   长篇小说   风情画  
描述: 政治、道德、宗教、文化,因此,也是探讨人类西藏生活的通识教育,小说展示了丰富的西藏地域谚语、神话、民间故事、居所、宗教意识、医学知识等等,使知识的言说处于故事叙事的主导地位,通过它,不仅刻画出充满异域
快乐原则与主体地位的确立——论当代女性文学的性爱主题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中国文学   快乐原则   女性主义文学   中国女性作家   叙事   性与爱   性爱主题   姐妹情谊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快乐原则与主体地位的确立——论当代女性文学的性爱主题
帝国的尽头---淡新档案的奸拐故事与申冤者
作者: 陈韵如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策略   诉讼   传统中国法   妇女   档案   法律文化   文本   故事   法制   性别   依法审判   诬告   通奸   清代   形象   法律史   叙事   清治   表演   台湾法律史   衙门   拐逃  
描述: 在傳統中國法的研究中,律例的規定似乎是研究者在討論有關通姦、拐逃案件時的必備基礎,然而,在我們經過這一趟對於淡新檔案中通姦、拐逃案件的追尋與分析之後,再重新回過頭看到這些國家成文法條時,是否會開始考慮到這些規定,究竟在當時人們的生活情境、甚至是在與官府接觸的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對人們的行動意義又為何? 當我們的目光暫時從國家的成文典章、從整然分明的高層司法檔案及成案彙編離開,壯志雄心地一心想從地方衙門檔案探討所謂「下層民眾」的聲音與處境;以及地方社會中所謂「法律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時,卻發現自己所面
< 1 2 3 ...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