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作者: 孙焕   来源: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约瑟夫·康拉德向来被视为以讲述男人的故事,观照男性世界而著称的作家,其享有"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之誉的《黑暗的心》往往被引为体现康氏雄健风格的代表之作。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运用当代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对《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做了解读。
论《最蓝的眼睛》的创伤叙事艺术
作者: 张燕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叙事结构   叙事话语   叙事视角  
描述: 1993年,托妮·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也是继赛珍珠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她的小说成就标志着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继赖特、艾里森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她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广大黑人在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下痛苦的创伤历史,呼吁黑人建构本民族文化,追求个性自我。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一问世,立即引起美国文坛的重视,在今天,《最蓝的眼睛》已成为美国女性文学经典作品,也成为研究莫里森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托尼莫里森身上流着与黑人同胞相同的血液,她的
相似的婚恋书写,不同的精神向度:王海鸰、六六婚恋小说之比较
作者: 张宁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结局设计   语言风格   叙事话语   形象塑造   精神取向  
描述: 07年《大校的女儿》的火热播放,2009年《蜗居》的家喻户晓,人们对王海鸰和六六的关注与热捧早已超过了对一般女性作家的追捧。在这个人们都在质疑婚姻是否是爱情坟墓的年代,她们的作品似乎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婚姻真知的门。不仅如此,透过剧本分析她们的婚恋小说文本,也会发现,他们的同与不同对我们研究女性写作来说已显得至关重要。她们在女性形象塑造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其文本都塑造了全身心投入而终被抛弃的弃妇形象和自强自立将个人发展放在首位的崭新女性形象。在叙事模式上,采用了相似的故事构思模式,运用了相似的叙事话语。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