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女”形象的颠覆与解构: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解读
作者: 范景兰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叙事策略   “美女”  
描述: 19世纪对英国文学而言是一个文学发生转型的时代,女性主义文学异军突起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奥斯汀是其中一朵最芬芳的鲜花之一。她的创作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切入,以真实的女性体验为叙事基石,通过对传统文学中"美女"形象的颠覆与解构,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有血有肉的、本色真实的女性形象,为世界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构建生发出新的创作空间。
夏洛特·帕·吉尔曼女性哥特小说《黄墙纸》中叙事方式的隐蔽性
作者: 夏伯乔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哥特小说   《黄墙纸》   疯癫叙事者  
描述: <黄墙纸>是女性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新·吉尔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与传统女性哥特小说中不管清醒与否都以叙事者口中他者身份出现的女性人物不同,塑造了一个被关在阁楼里的疯女人这样一种极其哥特特征的形象,并以这个疯癫叙事者的口吻,通过独特的叙事话语表达了作者反抗父权压迫的内心世界.小说还一反传统的书写形式上,吉尔曼有意地运用了日记体.所有这些都是在以独特的隐藏性表达了女性对父权压迫的反抗.
解读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者: 白佳佳   赵芬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病   叙事策略   神性写作  
描述: 丁玲在建国前的一系列小说、杂文、散文,向来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热点。《我在霞村的时候》是对存在体验的独特书写,揭开语言表述中的层层所指,叙事的深层线索是作家借"性病"描摹时代荒芜中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病态。用神性写作来解读丁玲叙事的意图,透视其文本性别观照中的女性世界是可行的分析方法。
论亦舒的小说创作
作者: 盛卫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叙事策略   亦舒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亦舒是当代香港文坛上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她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着,与金庸、倪匡分居言情、武侠、科幻小说的主要位置,被誉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她具有代表性的20余部言情小说进行细读,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来挖掘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并对亦舒小说的叙事策略也做了分析,从而来说明亦舒小说的独特性。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先对亦舒及其小说做了简要的介绍,接着主要说明了亦舒小说的研究现状,指出亦舒小说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
论林白小说创作的“转型”
作者: 杨扬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林白   女性写作   边缘性言说   创作转型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初,以《一个人的战争》崛起于文坛的林白,因其作品的女性视角和对女性心理大胆细腻的刻画而被誉为“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作家。以2000年为界,林白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林白前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追忆与回望的姿态描写女性个人的生命历程和独特体验,用诗性的语言和唯美的想象呈现出浓烈的女性意识和个人化色彩。新世纪以来,林白又陆续发表了《玻璃虫》、《枕黄记》、《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长篇。尤其是《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作品,林白的创作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