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变迁】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论贾平凹女性意识的变迁
-
作者:
周倩倩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女性意识
贾平凹
-
描述:
贾平凹是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他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纵观贾平凹女性创作的整个流程,其前后期的女性自我意识有着很大的不同。贾平凹作品前期的女性多是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属于男人的天空,后期的女性则是用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个性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其女性书写的笔调由前期的温和到之后的激情再到最后的舒缓,作品中的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权也由初始的朦胧到逐渐增强直到实现了完整的自我。
-
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变迁
-
作者:
张可意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本动因
变迁
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起步较晚,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出现以来,电视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艺术创作形态不断臻于完善、创作内涵所指不断拓展的发展历程,而且这一过程呈现出中国电视剧在内外制约因素作用下逐渐走向艺术自觉和思想自觉的过程。尤其在这一过程中,家庭伦理剧作为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地位和作用更加日趋凸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在电视剧发展中已经凸显出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山。时至今日,家庭伦理剧因其平民化视角和集中反映现代都市家庭情感困惑问题,相继形成了数次
-
建国后中国油画中的女性形象的变迁
-
作者:
丁远飞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女性
油画
-
描述:
女性形象在中西绘画中都有出现,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态吸引着大量画家前来描绘。中国女性的形象很早就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题材,建国以后女性形象不仅在中国人物画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在中国油画中也得到体现。我们知道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的审美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女性的精神面貌、发饰、服饰等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考察建国以后各个时期的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希望寻找油画中的女性形象与时代的变化的关系,寻找油画中女性变化的原因,找出油画中题材变化的规律。本文分六个部分论述油画中的女性形象,第一部分论述女性题材
-
从时空变换看女性沦落
-
作者:
龚玲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虚无
沦落
浮云
-
描述:
“花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世的苦难却是漫长的。”林芙美子(1903—1951)的命运正如她笔下所写的那样,虽然只有短短48年,却经历坎坷与波折,充满传奇色彩。林芙美子一生共创作270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深受日本广大平民喜爱。以《放浪记》初登日本文坛,凭借短篇小说《晚菊》,获得第三次女性文学奖。长篇小说《浮云》,于去世之前2个月完稿,被认为是穷其毕生心血的杰作。《浮云》以战后混乱和颓废的日本社会为背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农林技师富冈兼吾与打字员幸田雪子二人欲罢不能、藕断丝连的爱情历程,以及不断与环境、命运抗
-
论《台北人》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
作者:
赵东蕾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悲剧
命运
爱情
女性
-
描述:
白先勇是一位善写女性的作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遭遇的种种不幸,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最具代表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演绎了女性的悲剧:爱情欲求的难以满足、抗争精神的丧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再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