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贝娄作品的女性主义批判
作者: 阎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着   厌女症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当代犹太人作家贝娄以描写男性犹太知识分子而闻名,但他作品中的众多女性形象也值得探讨。纵观贝娄的生平,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带有明显的父权社会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主观曲解,对女性主义,女性独立个性的反感和厌恶。女性在他以男性为中心的叙述方式中沦为他者。但从另一方面,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艾娃和马德琳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女性觉醒意识和独立精神,本文主要批判贝娄在作品中的男权意识,厌女情结,并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加以支持。在最后也指出了其作品中透露的女性主义觉醒,而这是贝娄作品的本意还是无意,值得进一步探讨。
菲茨杰拉德的厌女情结:《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郝菲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父权制   男性凝视   厌女症   窥阴癖  
描述: 弗朗西斯·斯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桂冠诗人。他的小说吸引了无数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T.S.艾略特称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这部充满金钱和物质气息的作品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面貌。在小说中,作者大量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创作的角色和他本人一样,曾追求过富家小姐,却因为金钱而屡次失败。他渴望过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但最后都梦想破灭。评论家们曾从作品的主题、叙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厌女意识:以“恶女人”麦克白夫人为例
作者: 蒋舒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菲勒斯叙事   多重阐释空间   莎剧   话语规训  
描述: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1564—1616)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一生写下的37部戏剧被认为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后世作家在莎剧面前都不可避免的产生着“影响的焦虑”。莎士比亚杰作犹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断被翻译、改编和重新诠释,呈现出无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植根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资本原始积累的社会土壤,莎剧塑造了两大类女性形象:理想化的女角和妖魔化的女角。从女性主义理论视域来看,莎剧中蕴涵着“厌女症”,这种症候突出体现在麦克白夫人的身上。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背景、新历史主义角度和菲勒斯
哈代:男权神话的守望者
作者: 张亚婷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神话   哈代   厌女症   女权主义   性属观念   女性形象  
描述: 哈代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然而,在男性所创作的文本中,女性形象决非女性本身,它是男性的一种文化构想物,一种人为的话语实践,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哈代以男性的观察视角、男性的叙述模式和男性的话语将四部小说中的女性塑造成企图反抗、有所追求的但具有美德的女性形象,但是仍然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屈于从属地位,体现了男性文学中妇女的理想模式。如果我们说哈代是位戴着面具的男权神话的缔造者,那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哈代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而真正的本质是他通过语言叙述暴力,对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进行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