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菤葹》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骥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沅君   《菤葹》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父权历史中的“空白之页”,女性在传统视野中是被塑造、被描摹的第二性与他者。“五四”时代,是中国女性浮出历史地表的时代,作为文学研究会推出的唯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冯沅君凭借其小说中大胆、决绝的反叛精神在五四女作家群中独树一帜。本文拟以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菤葹》为例,结合时代语境分析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我”的“拯救者”与“牺牲者”双重定位。
冯沅君小说创作论
作者: 方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沅君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描述: “女性”被认识并逐步形成的“女性意识”,标志着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随之,有关女性的自我书写亦成为文学在现代时空中的重要的审美构成。“五四”运动的发生,促使五四女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困境中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和探索,女作家们在当时多关注的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与个性解放相关的话题。女性性爱意识的现代觉醒是“五四”女性主体性觉醒的一个重要内容。冯沅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女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与思想内容都有别于同期其他作家,被称为“新女性作家之先锋”。情爱主题的写作既是对五四时代个性解放主题的呼应,同时又是女性
阅读与写作:塑造新女性的方式——以冯沅君创作为例
作者: 张莉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   冯沅君   爱情   现代妇女写作   新女性  
描述: 女高师的经历为来自外省的冯沅君提供了宝贵的阅读与写作资源,在五四运动的热风里,她由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女青年成长为一位女作家。冯沅君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以文本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女学生形象,进而对一代新女性形象进行了宝贵的文学演绎。
蜗牛背上的壳——论凌叔华小说中的旧式女性形象
作者: 董俊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女作家   蜗牛   冯沅君   汪静之   描写   凌叔华   女性形象   小说   集体无意识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独具风格的一位女作家,正如鲁迅所言:"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川岛、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论庐隐早期创作中的“五四”风格
作者: 陆薇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小说   苏雪林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冯沅君   社会氛围   早期创作   庐隐   女性形象   五四  
描述: 五四一声惊雷震醒了睡梦沉酣的国人,也使蛰伏于地下几千年的女性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新纪元。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了冰心、陈衡哲、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丁玲等一大批新女性作家,形成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