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蚀》的“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上主义   茅盾   时代特色   大革命   爱情   文学史   新女性   时代女性   典型形象   时代苦闷  
描述: 茅盾在《蚀》三部曲中,刻划了一群“新女性”的群象,后来在文学史上称这些新女性为“时代女性”。这也因茅盾自己在一九三三年写的《几句旧话》中曾说:“终于那大矛盾又‘又爆发’了,我眼见许多‘时代女性’发狂颓废,悲观消沉”。从这以后,人们谈到“时代女性”的特征时,往往以“发狂颓废,悲观消沉”作为概括。其实这只是“时代女性”性格特色的消极的一方面,应该看到他们身上,还有着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愤愤然要革命了”的思想和行为。
谈谈三仙姑的变态心理
作者: 雷才明   来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绳索   美学欣赏   地主阶级   畸形性格   个性解放   赵树理   买卖婚姻   变态心理   三仙姑   典型形象  
描述: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四十年代的成名作,它标志着反映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的诞生。在这不到一万字的短篇里,不仅唱出了青年男女争取个性解放并取得胜利的崭新的主题,而且塑造了许多呼之欲出的典型形象,尤其是三仙姑这一独特而复杂的变态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女性形象,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
作者: 李树凯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蘩漪   爱情生活   繁漪   周朴园   资产阶级女性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周萍   典型形象  
描述: 蘩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之一。作为一个文学典型,蘩漪是当时其他女性典型形象无法比拟的。长期以来,蘩漪总是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最大注意,人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的欣赏趣味,去探求、去挖掘,犹如永不枯竭的矿藏。但在对蘩漪这一悲剧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文学史家和评论家普遍认为,“蘩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近年来也有同志认为:“周蘩漪只能是一个从封建的‘旧式女人’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的典型,而且最终也没有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