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鲁迅与吕云章
作者: 散木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国民党左派   鲁迅日记   女师大风潮   许广平   高长虹   杨荫榆   妇女运动   自治会   共产党  
描述: 鲁迅与吕云章
中国妇女困境原因何在
作者: 周美珍   来源: 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谋略文化   妇女就业   社会地位   主体意识   困境原因   共产党  
描述: “妇女能顶半边天”曾经让中国妇女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如今这句口号消失了,我们沮丧地发现,妇女目前实际上还是一个社会弱群体,她们处境、她们的地位、她们的能量还不足以支撑起那半边天。在改革开放中,她们最先受到冲击,危机感最深。妇女的就业危机直接导致了妇女的生存危机和社会地位的危机,妇女的处境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要解决妇女的就业危机,必须让妇女客观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社会处境。 妇女成为社会的弱群体,主观上来说,妇女的主体意识差,没有主人翁的社会态度,是一个重要因素.1949年以后,我国的妇女就业率提高迅速,处于世
湘西土家族女杰 中国妇女解放先驱——向警予的妇女解放和妇女运动思想探论
作者: 王炯华   向玉竹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定一   妇女运动思想   湘西土家族   中央委员   中国妇女解放   无产阶级革命家   蔡特金   武汉   向警予   共产党  
描述: 。”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和首任妇女部长,被誉为“中国的蔡特金”,武汉的“老大姐”。她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
“改革”以来的俄罗斯妇女与政治
作者: 胡传荣   来源: 国际观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妇女问题   “改革”   男女平等   十月革命   俄罗斯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妇女组织   共产党  
描述: “改革”以来的俄罗斯妇女与政治
革命洪流中的袁溥之
作者: 汤礼春   来源: 党史天地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北伐军   国民党   中国革命   莫斯科   妇女运动   董必武   宋庆龄   “二大”   共产党  
描述: 1998年,我到广州采访了我们家乡的革命人物袁溥之。虽然当代很少有人知道袁溥之,但她曾是最早和董必武一起开展革命活动的女性,还曾是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中共女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和许多中国革命的著名人物有过交往。
绞刑架下的女英雄
作者: 张兆元   来源: 下一代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   革命者   绞刑架   张作霖   女子   妇女运动   李大钊   共产党   北京   革命党人  
描述: 1927年4月28日,初春的北京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更何况这几天寒潮来袭,阴风大作,街面更显得寒冷、昏暗。军阀张作霖攻入北京之后,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北京到处是一派阴森、恐怖的气氛。
工作·亲情
作者: 吴全智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虑异常   会议议程   目标和要求   妇女参政   母亲   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共产党  
描述: 从事妇女工作已经26年了。如今回头看看,深为能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妇女事业感到欣慰自豪。虽然我走上了省妇联主席的岗位,但是,我清楚,如果没有同志们亲如姐妹的工作氛围,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果没有亲人的全力帮助,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每每想到这些...
映日荷花别样红——几位鲜为人知的革命女性
作者: 黄辛   来源: 党史纵横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26年   中国革命   妇女运动   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韶山   荷花   党组织   共产党  
描述: 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付出了毕生精力,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媳们也纷纷冲出闭塞的乡村和怡然自得的家园,踏上革命征程,谱写出一曲曲壮怀激越、哀婉亮丽的动人乐章。 坚韧不拔的王淑兰 王淑兰1901年出生于湘乡市金石乡安乐村刘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一生过度的劳作和时运不
血与火的年代(下)
作者: 田心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   土地证   血与火   民主自由   中国妇女运动   民族民主运动   农村妇女   妇女组织   共产党  
描述: 为了新中国经历了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洗礼,中国人民又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体会到共产党为民族崛起付出的真诚和努力,感到它的成熟壮大,在它的身上看到国家的希望,选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一切追求民主自由进步力量的共识。历经半个世...
秉德女人 孙惠芬
作者: 孙惠芬   来源: 辽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时间   国民党   失眠症   周庄   工作组   外面   旗袍   消息   男人   共产党  
描述: 孙惠芬:1961年生于辽宁庄河。曾当过农民、工人、编辑,现为辽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集《孙惠芬的世界》、《伤痛城市》、《城乡之间》、《民工》等,长篇散文《街与道的宗教》,长篇小说《歇马山庄》、《上塘书》、《吉宽的马车》等。2002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第三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歇马山庄》获辽宁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大连。 在向九、十月份奔着的这段熬人的等待里,秉德女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