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伊丽莎白】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你看你看美人脸 英国名著中走出的美丽女子
-
作者:
詹同玲
来源:
东方电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女主角
勃朗特
女子
著作者
福斯特
英国
呼啸山庄
二十世纪
中世纪
-
描述:
在英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19世纪初发光发亮的简·奥斯汀、19世纪中叶炙手可热的"勃朗特三姐妹"、二十世纪的小说大师E·M·福斯特,二十世纪末开始名声鹊起的J·K·罗琳等等,这些作家精心创作的一个个故事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的收藏必备,更成为了影视工作者钟爱的文学剧本。虚无缥缈的构想转换成近在眼前的影像,文字间的情节被重新编织成连续的片段,字里行间中塑造出的人物有了既定的形象,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呈现在眼前的可能不如想象中的完美,却多了一份立体,多了
-
简·爱与伊丽莎白
-
作者:
奉彩梅
来源:
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夏洛蒂·勃朗特
家庭教师
新女性形象
中产阶级
简·奥斯汀
罗切斯特
简·爱
爱情
文学史
-
描述:
19世纪英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女性作家,其中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汀的创作十分引人注目。这两位女作家凭借她们的代表作《简·爱》和《傲慢与偏见》蜚声文坛,而简·爱和伊丽莎白也因此成为文学史上两个杰出的女性形象。
-
简论奥斯丁的精神气质和女性意识
-
作者:
骆玉容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婚姻观念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灰姑娘
小说家
精神气质
十八世纪
女性形象
-
描述:
1697年,法国作家谢尔·佩罗出版的经典童话《灰姑娘》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后来,"灰姑娘"逐渐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的模式,简·奥斯丁创作的6部小说就采用了"灰姑娘"模式。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只活了短短的四十二年,终身未嫁。然而,奥斯丁却创作出了以婚姻题材为主题的小说6部:
-
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
-
作者:
裘因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女主人公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劝导》
简·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女性形象
英国女性文学
社会变革
-
描述:
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裘因妇女的觉醒和解放从来就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致卢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十八世纪以来,在西方...
-
《萨勒姆的女巫》中的男权主义
-
作者:
孙畅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勒
伊丽莎白
时代背景
麦卡锡主义
阿瑟·
男性文化
男权社会
洛克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萨勒姆的女巫》(以下简称《萨》剧)是继《推销员之死》后阿瑟·米勒的又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力作。该剧于1953年首演于纽约马丁·贝克剧院,获得安东纳特·佩瑞奖。在当时麦卡锡主义迫害猖獗的时代背景下,米勒以此剧借古喻今,试图通过从普通人身上发掘出真、善、美的道德规范,来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把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