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黑暗的心》一书中女性的他者形象
作者: 李文娣   来源: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应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中女性的他者形象,并据此揭露和批判书中对女性形象的丑化和模式化的根源。小说中,女性被描述为是男人的附属,是次要的存在;愚昧无知;落后,是自然的象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男人需要一个夏娃式的替罪羊,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高尚,从而维护男性自身的中心地位。
媒介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成因探微
作者: 张田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他者   女性形象   文化工业  
描述: 尽管女性在媒介信息中占据着可观的空间,然而媒介中女性的形象与角色是单一的、刻板化的,仍然处于被异化的状态.其成因在于:女性在历史语境中的他者地位是媒介女性形象刻板印象化的始作俑者;文化工业链条下的传媒运作机制日益商业化则直接导致女性形象的物化、欲望化和消遣化:女性的边缘地位和她们在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失语巩固了刻板印象的生成并在媒体中的大量存在;媒介通过谴责或浅薄化造成了女性形象的象征性地歼灭.基于此,媒介传播者在进行反思的同时,女性也应对自身存在着的盲从意识和自贱意识进行批判.
被异化了的女性形象:以“他者”理论分析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两位女性人物
作者: 贾玉梅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型   他者   天使型   异化  
描述: 著名女性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首次提出他者概念,女性作为他者一直处在客体和次要的地位。男性成为定义和区分女性的参照物,因而男性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将女性划分为两大类——天使和妖妇。本文通过对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两部主要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阿尔玛和布兰奇的分析,揭示女性形象被异化是父权制社会下,男性操纵话语权的重要表现。
被异化了的女性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型   他者   天使型   异化  
描述: 著名女性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第二性》中首次提出“他者”概念,女性作为“他者”一直处在客体和次要的地位。男性成为定义和区分女性的参照物,因而男性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将女性划分为两大类——天使和妖妇。本文通过对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两部主要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阿尔玛和布兰奇的分析,揭示女性形象被异化是父权制社会下,男性操纵话语权的重要表现。
女性的“他者”化:从性别视角看《尘埃落定》
作者: 张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尘埃落定》   性别视角   女性  
描述: 本文从性别视角审视《尘埃落定》,认为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被他者化了,主要表现在女性人物并未构成小说的写作重心、作者对女性的观照上表现出强烈的男权意识、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失败等等。
论女性反抗意识及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作者: 杨丽娟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他者   简·爱  
描述: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被认为是19世纪叛逆女性形象的代表,重于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来解读简.爱,从而分析简强烈的反抗意识及简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以论述女性不是他者,而是自我,追求自由,追求和男性平等的自我。
女性既定角色的艰难超越:读毕飞宇《青衣》
作者: 王玉玺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嫦娥   他者   世俗   女性  
描述: 嫦娥奔月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异数。现在看来,嫦娥这个千百年来受人诟病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做是女性背弃世俗追求自主独立的特例。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中的筱燕秋自比嫦娥,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却难逃所处时代、男性欲望、世俗生活对她的羁绊与限定,这就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
建构与想像:从《品花宝鉴》的性别倒错现象看性别的意义生成
作者: 闫月英   闫秀梅   来源: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他者   临时定义   性别倒错  
描述: <品花宝鉴>中女性人物是缺席的,但女性修辞却处处在场.历代文学中,男性一厢情愿地更新和定义娼优的意义,使其自相矛盾.每一次的性别意义,不过是同"男性"相对照时获得的临时定义.表面意义不断变化,不变的是背后的深层逻辑--男权文化对"他者"的建构与想像.
“我者”与“他者”
作者: 史敏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他者   自我   莫里森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里·莫里森已成为当今美国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关注种族歧视的同时,作家开始审视性别问题给女性造成的身心创伤,并通过人物塑造、话语结构和多声部叙事探讨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和发展,力求超越他者与我者对抗的立场,解构白人权力话语的神话,摆脱黑人女性无言或失语状态,倡导一种交流对话和多元共生的文化话语观,代表了黑人女性文学的新走向。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y morrison, 1931- )已成为当今美国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她的小说题材全部取材
“我者”与“他者”:托尼·莫里森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作者: 史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他者   自我   莫里森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里·莫里森已成为当今美国黑人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关注种族歧视的同时,作家开始审视性别问题给女性造成的身心创伤,并通过人物塑造、话语结构和多声部叙事探讨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和发展,力求超越他者与我者对抗的立场,解构白人权力话语的神话,摆脱黑人女性无言或失语状态,倡导一种交流对话和多元共生的文化话语观,代表了黑人女性文学的新走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