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欣赏与同情——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观照
作者: 王敏   来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丽   白居易   苦痛   人道关怀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题材是白居易诗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白居易的诗歌中描写了上至君王宠妃下至妓女农妇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具体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在欣赏女性"美"的同时更着重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深深的"苦"痛,诗人以同情的笔触,写出了对广大被压迫女性的关怀,体现了进步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从女性加害者的书写反思吕赫若小说中的审父意识
作者: 曾金承   来源: 嘉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赫若   审父意识   家庭书写   人道关怀   IV   Ruo   He  
描述: 赫若的小说擅於描写女性,尤其是关於弱势妇女描写,并非为了消极同情,更有积极的反省与隐含式的批判。这些妇女的不幸,往往来自於主导、设计整个体制的男性,也就是父权的象徵。因此,对於压抑他者的象徵─父权的批判、反抗,成为一种走向人格独立与文明必然手段,这种反抗意识的的形成,就是审父意识的表现。这种描述不光彩、虚伪,又无情且压抑妇女的审父概念也透过「加害者」的女性表现而更加不堪与突显。吕赫若小说笔下的女性虽然身处弱势群体,面对传统「父权」的压迫,却有一部份表现出助纣为虐的帮凶行为,她们对付同性弱者的手段甚至於比家
中西文化交融下的陈衡哲
作者: 易玉兰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性别人格   个性人格   人道关怀   文体创新   陈衡哲  
描述: 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陈衡哲以自觉的文学使命意识进行创作,自觉关注社会民生,自觉探索新文学样式。其作品集中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充满了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人性美的热爱和赞美,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勇气和爱的希望。而西方文化的熏陶,又使其思想和创作透射出十分鲜明的西方文化气息。她强调女性个性人格和性别人格的平衡发展,认为女性首先是一个“人”,是和男子拥有平等权利的独立个体,女性应该自立自强,要自己“造命”,获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观点显然受到西方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陈衡哲也认为女性不能弃绝女性的性别人格,而应坚守女性的性别角色。她尤其重视女子的母亲角色,认为母职神圣,负有无可替代的责任。这与瑞典女权运动家爱伦凯的母职理论如出一辙。她的文学创作,本着“改造社会”的心理,以现实主义的目光关注社会,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人世百态,给予人物以真挚的同情和关怀,给他们以希望和爱,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从她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的笔调和人道主义的色彩,可以窥见西方现实主义思潮和人道主义思潮在“五四”时期盛行的踪迹,而她的温情写实风格则有英国诗人格普生的影子。另外,她在创作中以敢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