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巴蜀文化与李劼人小说人物塑造
作者: 陶格斯   来源: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劼人   人物   巴蜀文化   小说  
描述: 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特性展现在历史舞台上。李劼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自觉接受着巴蜀文化的浸润,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强烈而清醒的地域文化意识。其小说中女性形象、强势派形象的塑造无一不折射着巴蜀文化的光辉。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
作者: 李佳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人物   上海生活  
描述: 探讨作品中的上海生活,一方面是上海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一方面是外来人的生活窘状与喜怒哀乐。第二部分是分析小说中的上海人物,通过对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分类讨论,细究王安忆笔下的人物
解读冰心小说的创作艺术
作者: 向怡   来源: 好家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冰心   小说  
描述: 冰心是现当代文学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是女性文学的第一位开拓者,她的文学生命和当代文学生命一起成长壮大。冰心的问题小说解读了社会上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和其他作品一样没有解决策略。到后来冰心形成她独创的理想化的“爱的哲学”,她的作品对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年,她的“爱的哲学”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20世纪80--90年代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人物研究
作者: 朱佩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壮族女性作家   人物   20世纪80   小说  
描述: ,而在此之后,壮族文学史上才出现了由女性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因此,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出现的壮族女性小说家及其创作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就显得尤为珍贵。在这些壮族女性作家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
《爱》的女性哥特解读
作者: 薛海波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女性哥特   空间   人物   恐惧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也是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是世界文坛上一颗格外璀璨的明珠,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文学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托妮·莫里森思想深刻,她的作品彰显了她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特征,在借助了种族与性别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在两性和谐和文化融合的理想中促成黑人文化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爱》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九部长篇小说,成就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的一个黑人海滨圣地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黑
郭兰英:健康才能“老来俏”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健康必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扭秧歌   表演艺术   郭兰英   老来俏   人物   新中国   健康  
描述: 常与社区姐妹扭秧歌 提起郭兰英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她是我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演唱的《北风吹》、《南泥湾》、《我的祖国》、《绣金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已成为中国歌曲中的经典。她在
论亦舒小说的电影改编
作者: 王佳佳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电影改编   亦舒小说   人物   主题   叙事视角  
描述: 电影与文学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通过电影的文学改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亦舒从小就显示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和超高的文学创作天赋,后来她的流行言情小说以其现实主义情感、逼真的女性形象刻画和泼辣、尖刻的笔触深深吸引着青年人,所以对其小说的研究者很多,由于备受青年一代的推崇,所以其九部作品被拍成电影走进人们的视野,但电影的水土不服并没引起大众的关注,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正是我做本文的目的。电影的文学改编,通过改编者对文本的读解,立足于原著的基础上遵循电影规则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作品,是一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