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谌容女性形象塑造潜隐的超性别意识及其暗色的存在
作者: 左佳馨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性别意识   人文关怀   悲剧意味   女性自我抒写  
描述: 作为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女性作家,谌容在其文本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其所陈列的女性人物画廊正体现了她的一种以女性为写作中心的走入状态.而又因其女性形象中蕴藉着作家自身的人文关怀,具有了一种超性别意识的写作姿态,一种对于当时社会实质问题的热切注视.谌容始终关注着难以解决的人生问题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这种超性别意识的抒写背后却有着认同男性视角的格调存在,即作家在无意识中服从了传统思维对于女性的认同和束缚,由此造成了其作品中一抹暗色的存在.
浅谈女性主义视角下张爱玲与王安忆的文学比较
作者: 白宝善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人文关怀   女性主义  
描述: 张爱玲和王安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奇异的亮点。在张爱玲与王安忆上海传奇的书写与建构中,女性主义是她们笔下最能体现女性社会与市民意识的载体。张爱玲与王安忆的作品将女性作为立文的视角,时刻关注着女性的命运,从生存状态、情感层面等对女性加以观照,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凸显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吴宇森电影《赤壁》
作者: 张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赤壁》   “暴力美学”   人文关怀   吴宇森  
描述: 吴宇森电影《赤壁》获得巨大成功,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和对历史的创造性的虚构,成了电影最大的看点。同时,剧中安排了两位女性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论文在人文关怀视野下,试图对吴宇森电影做出解读。
人本主义的深切关怀:比较《查莱泰夫人的情人》和《三言二拍》中的女性
作者: 马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人文关怀   《三言二拍》   女性  
描述: D.H.劳伦斯(1885-1930)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富盛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代表了二十世纪现代英国文学的最高水平。一些评论家认为他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而另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色情低俗。因为其中大胆直白的性描写,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直到作品完成三十三年以后通过高等法院裁定,才获得全文出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评论家开始意识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主旨,比如作者对于现代世界人类现状的担忧,对于受压抑女性的同情,和对现代工业化的斥责。
常态叙事下的都市女性:论王安忆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创作
作者: 王莉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王安忆   都市小说创作   人文关怀   常态叙事   都市女性  
描述: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跃上文坛至今,王安忆用她几十年笔耕不缀的创作态度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她的小说风格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当代文坛上实属罕见。她从《雨,沙沙沙》的清新走向《小鲍庄》的寻根,再到《长恨歌》的精致、《富萍》的纯净、《我爱比尔》的思考,一路走来的历程回头看去是一串踏踏实实的脚印。特别是90年代以来,她以更加成熟的创作为我们构建了她的上海艺术世界。以上海民间文化和上海女性为书写对象的王安忆在她的上海书写中渗透了对城市日常文化和都市女性命运的思考,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价值。<br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