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找回失去的自我:对《玩偶之家》和《推销员之死》的比较分析
作者: 李茹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现代社会   人性   自我   女性   价值观  
描述: 名剧《玩偶之家》和《推销员之死》由不同作家创作与不同年代,但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男主人公和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以及对内容的对比欣赏,希望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传递的思想。
压抑 苍凉 深邃的女性世界——张爱玲小说中人性被虐杀及其成因
作者: 陈坤   郭岩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虐杀   张爱玲小说   人性   女性世界   压抑   苍凉   深邃  
描述: 在传统男性话语中,女性受压抑的声音和女性主体意识长久地躲避在男性声音的后面,隐而不显。张爱玲采取的就是将女性放在从属的位置上,让她们自由言说自身的压抑和苍凉。张爱玲以女性世界人性的被扭曲、被虐杀为着
重归麦秸垛上的故乡
作者: 段崇轩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麦秸   历史进步   女作家   人性   乡村   现实主义精神   土改运动   家族势力   女性形象   艺术追求  
描述: 重归麦秸垛上的故乡
女性文学研究的瓶颈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政治   女性批评   历史合力   男女性别   人性   社会位置   男性   性别研究   第二性   异化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的瓶颈
艰难时代的另一种言说——东北沦陷区戏剧的性别视角解读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人性   东北沦陷时期   父权文化   戏剧创作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东北沦陷区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描述: 艰难时代的另一种言说——东北沦陷区戏剧的性别视角解读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