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题思想】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
-
作者:
苏锑平
来源:
美中外语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性
主题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女性形象、性、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这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对劳伦斯的研究做一小结。本文发现国内研究者对劳伦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小说,而忽略了他的其他作品,从而使劳伦斯给人留下一个平面的印象。[著者文摘]
-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
-
作者:
苏锑平
来源: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性
主题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從女性形象、性、主題思想和寫作手法這四個方面,對近年來國內對勞倫斯的研究做一小結。本文發現國內研究者對勞倫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小說,而忽略了他的其他作品,從而使勞倫斯給人留下一個平面的印象。
-
《李生窥墙传》与《离魂记》之比较
-
作者:
陈雅飞
孙惠欣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
《离魂记》
《李生窥墙传》
-
描述:
都出现了"离魂"这一情节。但是他们在主题思想、男性与女性形象以及男女地位格局上又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中国与朝鲜半岛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
-
属下能说话吗?--《灶神之妻》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江玉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谭恩美
《灶神之妻》
主题思想
美国华裔作家
人物形象
-
描述: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在1989年问世以来,获得多个奖项,好评如潮。1991年,她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该书又一次轰动美国文坛,获得美国评论界和大众读者的欢迎,并进一步确立了谭恩美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灶神之妻》,指出第一代华裔妇女温妮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期处于“属下阶层”,受父权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无力为自己说话。而作为新一代华裔妇女的知识分子谭恩美有责任在主流文化中寻回被掩盖的声音,为她们发声。 这篇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中包
-
陈与郊剧作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
-
作者:
闫正林
来源:
戏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红玉
明万历
至死不渝
人物画廊
主题思想
汉宫秋
双烈记
文姬入塞
传奇作品
习套
-
描述:
的精神风貌共同筑起陈剧丰富多彩而深邃细腻的女性人物画廊。这些形象具体分为以下三种:1.执着于爱情而至死不渝为爱至死不渝是大多文人传奇反映的主题思想,至明万历年间已成习套,鲜出新意,陈与郊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也趋附时流,讴歌生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二仕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十七年电影
女性身份
电影作品
女性性别
少数民族题材
主题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十七年关于女性的主题实际上是阶级的,革命的主题,而不是性别的主题。任何女性的爱情经历或者转变成英雄的主题,其最终指向是政治命题。
-
她们的世界朝霞满天:当代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思考
-
作者:
苏秀勤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女性世界
情节设计
文化心理
女性形象塑造
主题思想
多角恋爱
时代精神
知识女性
文化思考
-
描述:
电视台曾经播出的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电视剧来说,几乎每一部都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但由于制作者在电视剧的主题思想,情节设计,拍摄制作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具体差异,所表现的女性形象则大相径庭。 一、有独立
-
从嘉莉到珍妮形象变化看德莱塞女性观的转变
-
作者:
胡晖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道路
德莱塞
女性观
《嘉莉妹妹》
西奥多
主题思想
人物塑造
兰德
珍妮
创作思想
-
描述:
小说《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小说向我们讲述了嘉莉和珍妮两位敢于向传统的社会思想发起挑战的女性形象。小说以悲情开始却又以悲剧结束,体现了作家创作思想的微妙性。要进一步解读德莱塞在小说中渗透的女性观,我们有必要对作品以及两个女主人公进行一番审视。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德莱塞在创作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小说用反传统性的创作思想,为美国
-
李甲作品
-
作者:
李甲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色工艺
双面绣
强体
李甲
主题思想
设计说明
主题设计
主色
招贴设计
排列组合
-
描述:
设计说明:本作品是以海南特色为主题的招贴设计,表现的主题思想是“现代海南,时尚海南,特色海南”。作品通过对海南当地的黎族刺绣——双面绣,为基本的设计出发点,将双面绣这一海南特色工艺体现在设计作品里
-
课文中女性的哭与笑
-
作者:
孟庆焕
许全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艺术手法
小资产阶级
重要人物
阶级意识
《项链》
爱慕虚荣
主题思想
女性形象
中学教材
-
描述:
女性的感情容易外露,而哭与笑则是女人情感外露的主要表现。作家在塑造女人形象时,大多注意了这一特性。他们让笔下的人物听其调遣,导演了一场场亦哭亦笑的话剧,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笔者拟从以下两方面谈中学教材中用“哭笑”刻划女性形象的高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