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鉴赏
作者: 林莹   来源: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妇女文学   中国   当代   现代  
描述: 本书以传记的形式介绍了几位中国现当代女作家,包括萧红、丁玲、林徽因、张爱玲、苏青、杨绛、王安忆、池莉,同时着重谈到这几位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的婚恋和家庭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也谈到一些女作家对服饰的喜爱和只属于不同个体的服饰审美经验。
往事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经典
作者: 冰心   来源: 北京:东方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散文   中国   现代   选集  
描述: 本书收入的作品有《回忆》、《惆怅》、《笑》、《一句话》、《生命》、《我爱,归来罢,我爱!》、《小桔灯》等。
白水青菜
作者: 潘向黎   来源: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中篇小说   当代   短篇小说  
描述: 本书收录了青年女作家潘向黎近几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反映了当代新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同时体现了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现状。
印度的中国女性研究
作者: 施雪琴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妇女   中国   国外中国学   印度  
描述: 本文是对印度学者戈文德·柯乐尔博士(Dr.Govind Kelkar)所从事的现代中国妇女发研究的简要评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作为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其研的广度与深度都值得学界关注
加强妇女研究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 李秋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社会影响力   中国   妇女研究   转型时期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
从妇女现实问题到女性/性别理论——由《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引发的思考:加强妇女研究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 李秋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社会影响力   中国   妇女研究   转型时期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
论女性学进入我国教育体制的对策
作者: 王蕾蕾   来源: 中国成人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体制   课程设置   对策   女性学   中国  
描述: 一、中外女性学教学研究现状的差异女性学即妇女学、女性研究,源起于西方妇女运动。女性研究相关课程的开设最早是在1892年的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学系。西方女性研究逐渐形成规模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西方妇女运动再次风起云涌,这次高潮推动了女性研究在诸多学科中的确立与发展,至1970年底,美国各大学中开设的女性学相关课程约有110门,20世纪80
近期关于职业女性研究综述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四川社科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中国   综述   研究   女性  
描述: 近期关于职业女性研究综述
高举旗帜 开拓前进——推进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
作者: 顾秀莲   来源: 求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妇女运动   中国   三个代表   小康社会  
描述: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紧密结合妇女工作的实际,努力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实现新突破,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加快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推进妇女进步与发展、促进男女平等上迈出新步伐,团结带领亿万妇女努力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中国妇女运动实践对妇女理论基本概念的建构——“五·四”时期“女子解放”的含义及其理论背景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国   “女子解放”  
描述: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
< 1 2 3 ... 28 29 30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