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文学史】搜索到相关结果 55 条
-
一部绝妙的喜剧——关汉卿《望江亭》杂剧欣赏
-
作者:
王毅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谭记儿
中国文学史
戏剧冲突
赖骨顽皮
关汉卿
斗争精神
喜剧性
望江亭
喜剧艺术
思想倾向
-
描述:
关汉卿的《望江亭》杂剧,是一部杰出的喜剧。剧中塑造的那个谭记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表达了作家的进步理想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她的机智和勇敢,她的乐观主义和斗争精神,至今仍令人振奋,令人赞叹。而塑造了谭记儿这样光辉的正面喜剧形象的《望江亭》,不愧为我国古代喜剧的典范。它的喜剧艺术,永远值得我们欣赏,学习。 一、夸张、滑稽多智,但又不违背生活逻辑 刚出现在舞台上的谭记儿,是一个年青的寡妇。她的丈夫三年前就死了。这时她内心充满着苦痛和矛盾:失侣的悲哀,使
-
一个中国文学原型的重现——《白涡》的一种解读
-
作者:
周吉本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肉联系
文学原型
文学形象
自我意识
中国文学史
文化心理
形象塑造
女性形象
男性
文化环境
-
描述:
文学形象的构成渗透着作家的自我意识,是作家内在精神因素的外向投射。然而,作家也是人类民族时代的一员,从他诞生之日起,就必然有意或无意地受其古代积累而来的文化和环境的熏陶浸染,与历史和现实发生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在创作中,当他凭主观愿望而仅想表现某种精神观念的时候,由于文化的沉淀,人类共同经验的蓄积,实际上已包含了超出自已主观性的作为集体、民族乃至人类普遍的东西。作家
-
美神的祭献——谈老舍小说中的妓女形象
-
作者:
杨爱琴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系列
老舍小说
作家
《月牙儿》
中国文学史
小福子
母亲
妓女形象
女性形象
社会批判思想
-
描述:
关注下层女性的命运,是老舍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我试图对这些女性进行整理研究的时候,一个不幸的女性群体出现在脑海里,她们是《月牙儿》中的“我”、《微神》中的“她”、《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老张的哲学》中的谭玉娥,《新时代的旧悲剧》中的小凤……。这些具有独特艺术光彩和多重色调的艺术形象,在老舍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在中国文学史的同类形象中引人瞩目。我在这里试图对这些妓女形象进行梳理,以把握其特有的认识价值和思想内蕴。
-
《聊斋志异》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黄德烈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尊严
封建社会
反抗精神
女性意识
中国文学史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短篇小说
-
描述:
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以其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人们在评价这部几乎耗尽作者毕生精力的名著时,多从“浪言孤鬼史,抒发磊块愁”的角度入手,其实,《聊斋志异》在呼唤女性的人格尊严和展示中国女性强烈的反抗精神方面,也有其独到地思想光辉,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思考。
-
《〈左传〉女性研究》读后
-
作者:
孟庆麟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女性作家
作者
许穆夫人
人性
表述方式
中国文学史
夏姬
女性研究
秋文化
-
描述:
在出书蔚成风气的文化氛围中,能读到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高方博士的《〈左传》女性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以下简称《研究》)是一件快意的事,这本书有个性、有分量、有才情。我们推想喜欢春秋文化或想了解春秋文化的人读过这本书在掩卷沉思之余,一定会说:"这是值得
-
先秦两汉时期的女性文学心理创作特点
-
作者:
张东杰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状况
女性作家
先秦文学
政治制度
中国文学史
两汉时期
政治思想
女性心理
女性文学
君主专制制度
-
描述:
先秦两汉时期既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了解这一时期的女性心理的发展状况,对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女性文学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东方君主专制制度的典型。先秦两汉时期既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
-
《台湾女性文学史》在厦门首发
-
作者:
舒坦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1世纪
台湾文学研究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史
厦门
女性文学研究
文学史叙述
-
描述:
一部勾勒从古代至21世纪初年台湾女性文学的缘起、发展、沿革历史脉络的近百万字鸿篇巨制《台湾女性文学史》,日前在厦门举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首发。出版界人士称,如此漫长时间跨度的台湾女性文学史叙述,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中尚属首例,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与女性文学史的空白。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国大陆女性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台湾女性文学史至今仍鲜有人涉足,这既意味着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缺失与断层,也意味着其在中国文学史与女性文学史中实际上的空缺,无疑将影响到其在母体文学史中的呈现与表
-
我与女性文学——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演讲
-
作者:
顾艳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灵魂
演讲
女作家
诗歌
中国文学史
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讲这个题目前,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一定要说"我与女性文学"?文学就是文学,为什么要有性别之分?要知道我们在思考和写作时,并不带着性别去思考和写作。而且女性文学也并
-
探析中韩女性文学对比研究
-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论文
近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文学比较
中韩
现代文学
萧红
生死场
人间问题
姜敬爱
-
描述:
一、引言在中国,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但是其终点在文学界有两种看法,大陆学界倾向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港台、海外学界倾向于延续至今。而韩国文学界将文学史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以1898年甲午战争为分界,甲午战争之前为韩国古典文学,1898年甲午战争到1916年为韩国近代文学,韩国现代
-
徜徉于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广场:伊维德教授访谈录
-
作者:
霍建瑜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国古代
通俗文学
中国文学史
元杂剧
说唱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女性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哈佛大学
-
描述:
伊维德(Wilt Lukas Idema)教授,汉学家与翻译家。1944年生于荷兰,1963-1968年在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8-1970年到日本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访学。1970年夏在香港访学。1974年于荷兰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两年后被荷兰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聘为教授,任教至1999年底,期间先后任莱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人文学院教育系副主任、人文学院主任、非西方研究中心主任、荷兰科学研究基金会人文研究委员会主任。2000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