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非人的磨难中倔强地高昂起头颅——析《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
作者: 夜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鬼子   莎菲   游击队   小资产阶级   劳动妇女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个性解放   《我在霞村的时候》   女性形象   解放区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女性形象画廊中,丁玲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主人公贞贞,以其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区别于其他或痛苦挣扎,或忍辱负重、或狂热追求、或犹豫彷徨、或消沉绝望,或堕落沉沦、或抑郁激愤乃至走向变态的五光十色的女性形象,放射出灼目的光彩。这不仅因为她所遭受的凌辱与损害极为残酷的,更因为她有一颗从非人的侮辱与磨难中挣扎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倔强不屈的灵魂。在她那百摧不折的生命力和生命元气中,不仅涵含了浑厚的历史、文化容量。而且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了广搏的社会内容,提出了尖锐敏感的现实问题。
论新民学会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作者: 唐娅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蔡畅   妇女解放运动   运动理论   女界钟   个性解放   妇女社会地位   湘江评论   革命团体   生活状况   向警予  
描述: 新民学会,作为在中国最早建立的革命团体之一,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此作一粗浅探讨,希同仁赐教。 (一) 新民学会,在它成立伊始,就将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提倡民主科学,提倡个性解放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他们注重探讨妇女运动理论并采用各种形式唤起女性的觉醒,为促进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明确提出了解放妇女之主张。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号上,用犀利的笔锋揭露封建制度压迫下妇女的痛苦生活,认为“高髻长裙,是男子加于她们的刑具。还有那脸上的脂粉,就是黔文。手上的饰物
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作家   “左联”时期   女性意识   石评梅   个性解放   第一人称叙事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性压抑  
描述: 五四时期,崛起了新文学的第一代女性作家,冰心、陈衡哲、冯沅君、庐隐、石评梅、陆晶洁、苏雪林、林徽因、凌叔华、白薇……犹如点点明星,闪耀于文坛.丁玲站在历史发展的临界点与转折点上,随着她的莎菲女士的问世,第二代女性作家群诞生了.她们是萧红、谢冰莹、白朗、冯铿、关露、罗淑、袁昌英、陈学昭、赵清阁、葛琴、杨绛、沉樱等等.抗战以后至建国前夕,解放区的草明、袁静,大后方的陈敬容、郑敏,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苏青,代表着第三代女性作家.这三代女性作家的创作,贯串于新文学的前三十年,又绵延于解放后.她们的创作共同构成了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