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两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论《琐事》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
作者:
刘春秀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两性
悲剧命运
-
描述:
《琐事》是女剧作家苏珊·格莱斯佩尔颇受赞誉的一出独幕剧。它通过对一起凶杀案调查的描写,以平静的口吻和异常简约的笔墨,揭示了无比深邃的社会主题。文章通过对剧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以及两性二元对立的矛盾进行揭示。
-
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成长故事
-
作者:
严璐璐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熟少女
两性
女性成长
知识女性
-
描述:
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浮出,使得有关女性的个人经验甚至女性成长故事得以充分展现,而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为这类叙述提供了颇为独特的范例。她笔下的乡镇少女的成长系列与都市女性涉世序列,书写了女性成长轨迹中的创痛与不安、困境和欲望。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我国现阶段男女平等问题研究
-
作者:
李芸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女平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两性
和谐
-
描述:
近代以来,为实现男女平等,我国妇女运动高潮迭起,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妇女的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等地位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现阶段依然在财产占有、参政议政、教育就业、家庭生活等主要方面存在不平等。挖掘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根源,发现在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妇女被动或自然放弃了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劳动,局限于人口生产的家庭劳动,在男性拥有绝对的财产所有权后,妇女受支配的地位就难以改变了;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历史根源主要由于社会活动及习俗自然排斥妇女、妇女迫于
-
明代情性思潮下的女性文学嬗变
-
作者:
刘士义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性思潮
狭邪
文学嬗变
两性
女性
-
描述:
两性及女性是明代启蒙文人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亦是明代情性启蒙运动的重要维系。情性启蒙运动萌芽于明初文人对情与理的哲学探讨,并逐渐发展为对"情与理"、"两性及女性"的社会践行。情性思潮直接促发了明代
-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试比较严歌苓、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
-
作者:
闫石
郑沛程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两性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与严歌苓都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都具有关注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与张氏执着于描写女性在家族家庭、恋爱婚姻中的命运不同,严歌苓更善于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个人的沉浮折射出历史的巨大变迁,并利用中西文化夹缝中特殊的身份,书写大陆的政治霸权生活以及西方视野下的文化心灵的冲突。
-
乡村女性浮出历史地表
-
作者:
朱晓芳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惠芬
城乡之间
两性
女性写作
乡村日常生活
-
描述:
自1982年发表处女作到现在,孙惠芬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乡村女性的命运,但其创作却未被涵盖进“女性写作”范围之内。究其原因,这虽与作家低调平和的写作姿态相关,但更与我们对“女性写作”认识上的偏差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占主流的“女性写作”在给女性文学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衡量“女性写作”的标尺。不可否认,这些占主流的“女性写作”凸显了女性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体的自觉,使女性和女性写作在90年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就在“女性写作”沿着这一坡度攀登的同
-
概论女性主义与社会传统
-
作者:
王镇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两性
人文主义
平等
女性主义
和谐
-
描述:
伴随世界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和思潮的快速发展 ,如何面对社会传统的问题便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 ,不少学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其不同的观点 ,从而很好地帮助和引导了女性主义的发展。然而 ,真正讨论女性主义与传统的关系 ,必须认识到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进程离不开对传统人文主义本质的把握与挖掘 ,而且发展女性主义应该秉承传统的人文价值和立场 ,并对传统构成中的偏颇和遗漏进行更正和补充 ,进而本着平等、和谐、互惠、双赢的原则 ,对性别分工和角色进行深刻透彻的认识或评价 ,以期从真正的意义上解放
-
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笔谈(四篇)
-
作者:
吕红平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人口发展
人口问题
生理性别
女性研究
性别关系
两性
发展理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性别角色
-
描述:
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笔谈(四篇)
-
参与社会利益协调 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关于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的思考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利益协调
上海
社会主义
两性
社会调研
妇联工作
妇女组织
理论创新
和谐发展
-
描述:
参与社会利益协调 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关于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