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灵的呐喊,女性的挣扎:《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大房子   主人公   白人   托妮·莫里森   丈夫   《所罗门之歌》   家庭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文章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成三组加以评析,概括出黑人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中的三种不同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勾画出的一幅黑人妇女由依附、顺从逐渐走向抗争、独立的生活全景图。
心灵的呐喊 女性的挣扎——《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大房子   主人公   白人   托妮·莫里森   丈夫   《所罗门之歌》   家庭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文章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成三组加以评析,概括出黑人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中的三种不同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勾画出的一幅黑人妇女由依附、顺从逐渐走向抗争、独立的生活全景图。
凯特·肖邦笔下的爱与死
作者: 陈素媛   来源: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觉醒》   《一小时故事》   丈夫   独立自主   埃德娜   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爱”   夫权社会  
描述: 凯特·肖邦笔下的爱与死陈素媛提起19世纪末美国女权文学的先驱凯特·肖邦,读者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个反叛女性的形象。其中最感人的,是几位反叛女性的死:《德西雷的儿子》中的女主人公,怀抱婴儿,消失在一片死寂的湖水之中;《一小时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面对出...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德福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女主人公   女孩儿   印度社会   女性人物形象   伯勒萨德   女性题材   丈夫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张德福印度妇女勤劳、智慧、勇敢、善良,她们不仅是推动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生产上的一支大军。她们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然而,随着“阴性原则”的转移和男权思想的确立,她们的地位每况愈下,她...
觉醒后的死,昏睡中的爱——试比较凯特·肖邦的《觉醒》与契诃夫的《宝贝儿》
作者: 刘振江   来源: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罗勃特   丈夫   社会习俗   贤妻良母   埃德娜   契诃夫小说   凯特·肖邦   夫权社会   女性人物  
描述: 觉醒后的死,昏睡中的爱——试比较凯特·肖邦的《觉醒》与契诃夫的《宝贝儿》刘振江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觉醒》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宝贝儿》同年《1899年)问世,两位作家卒于同年(1904),两部作品又同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两部作品除上述几点偶合之外,几乎...
农村“留守女”担子太重了
作者: 李正飞   来源: 乡镇论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骚扰   不得转让   留守女   外出打工   腰腿痛   丈夫   精神负担   农村改革   党组织   妇女组织  
描述: 农村“留守女”担子太重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