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丁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立人格
-
作者:
周淑蓉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人格
丁玲
女性形象
自由意志
-
描述:
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思考,重点放在其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上。她通过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维护和张扬了女性的独立人格。这既是丁玲自身独立人格的体现,也是丁玲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象解读。对于中国女性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获得与高扬,以及人性的解放、提升与完善,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
论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程秀美
来源:
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丁玲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結合丁玲的創作實踐,著重分析了她所塑造的處於不同歷史時期的女性形象及其典型意義,展現了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軌跡,表現了婦女解放運動的艱巨性和複雜性,說明婦女解放不僅要有婦女自我意識的覺醒,更要鏟除封建思想,封建禮教,同時還必須把它與民族的解放、全人類的解放連在一起。
-
论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文学——兼评丁玲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叶松青
来源:
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丁玲
女性文学
战争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连绵战火使女性文学创作发生了变化,女性性别意识更加深化,女性写作形态更加多样化,女性文学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并且有了地域差异——国统区与解放区。围绕国统区与解放区的女性文学的代表——丁玲和张爱玲谈谈战火中的女性文学。
-
不可能的可能——试论冰心和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郑炀和
来源: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冰心
不可能的选择
-
描述:
冰心和丁玲两位女作家在现代新女性面对不可能的选择时作出各自的选择。冰心高扬“爱的旗帜”,表现“家”的温馨,歌颂“圣母”之爱;前期的丁玲展示女性的欲望和活泼的生命力,致力于与男性世界争一片天空。两位女作家对女性意识的不同回答,成为关于女性解放的极有代表性的两翼。
-
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与妇女解放之路的探索
-
作者:
张瑛
来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解放
妇女解放
丁玲
女性形象
历史任务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最同情妇女、关注妇女命运的革命女作家,是在妇女解放之路上走得最远也最伟大的战士。在她的重要作品中塑造了莎菲、陆萍、贞贞等一系列自我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从个性解放到大众革命,积极探索妇女解放之路,为中国妇女从女性到人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论丁玲小说中女性觉醒的三个层次
-
作者:
周林妹
来源:
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觉醒
-
描述:
丁玲是一个为女性的解放而呐喊和狂奔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特别是前期)始终响彻着女性觉醒而反叛世俗的主旋律。她塑造了一批觉醒的女性形象,她们所经历的自我意识、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三个层次的觉醒,诠释了中国女性现代性觉醒的内涵。
-
身体写作的两类文本——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卫慧《上海宝贝》作品内涵的一种比较
-
作者:
朱宪云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卫慧
内涵比较
丁玲
女性文学
-
描述:
丁玲《莎非女士的日记》和卫慧《上海宝贝》以它们对私语空间中女性隐秘经验的描写取得了写作姿态上的形似,但却遮掩不住内在的差异。两者内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男权的反叛与回归、灵肉统一与灵肉分离、写作的深度与平面化等方面。后者使女性写作发生了断裂甚至倒退。
-
樊篱中的思考与探索——丁玲女性思想研究
-
作者:
王俊棋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意义
女性思想
文化解放
小说创作
丁玲
-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高产的小说创作,深刻敏锐的思想,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其创作始终体现了她对中国女性的忧患意识和深切关怀,女性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虽
-
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纠结
-
作者:
蔡春婕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政治意识
人格
小说
-
描述:
丁玲及其文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而典型的存在。丁玲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同时也是政治意识的体现者。本文从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的纠结切入丁玲及其小说创作。首先结合丁玲的经历分析其人格的形成及对文
-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变奏——论丁玲延安时期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秩序
女性意识
丁玲
延安道路
改造与同化
-
描述:
在延安的体制下,妇女解放虽然被不断地提及,但是这种关注还未上升到追求男女真正平等、女性获得真正自由的层面。在丁玲看来社会解放的命题并没有给女性带来效果明显的命运改观,反而又增添了几分新的困扰。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