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荒原》中女性形象负面化的原因探析
作者: 刘敏   黄园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马斯·艾略特   《荒原》   女性形象  
描述: 长诗《荒原》是英国20世纪著名现代派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的成名作,研读全诗发现,《荒原》由近100个语境不同的对话片段构成,其中50多处由25位女性话语构建。然而诗中如此之多的女性形象全部展现的是生不如死、压抑脆弱、无情无爱、颓废堕落的负面形象。艾略特于1922年创作《荒原》,在20世纪女权运动如火如荼兴起的时代,为什么艾略特在本诗中将女性负面化进行到底,奏响时代的不和谐之音?本文将具体分析此诗中的女性形象,结合传统男权主义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作者的特殊个人生活经历探讨其笔下女性形象负面化的根源
《荒原》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刘伟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荒原》   爱情与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艾略特名篇长诗《荒原》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的几组典型女性形象,展现出女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严重的精神信仰危机造就了一片爱情与婚姻的荒原,女性精神世界的荒原,至今仍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文学伦理学视阈下《荒原》中婚内两性关系的异化研究
作者: 赵晶   来源: 大学英语(学术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两性关系   《荒原》   艾略特诗歌   异化  
描述: 艾略特诗歌是现代主义诗学研究领域的一块重地,但是研究者往往只关注诗歌所体现的对整个西方文明堕落现象的揭露,鲜有学者关注其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相应的两性关系问题在诗歌中的表现。艾略特一生无论是在诗歌还是在个人生活中对此问题都是非常关注的,从《荒原》中的婚内两性关系入手,探讨他独特的两性观的形成以及在其代表诗歌中的文学表现,有助于全面分析艾略特诗歌的主题,从而管窥他的女性观和两性观,以期更客观地评价他诗歌中所体现的某些有争议的思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