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十日谈》】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欲望书写:以《十日谈》与《金瓶梅》为例
-
作者:
徐伟
刘爱琳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金瓶梅》
女性意识
《十日谈》
-
描述:
《十日谈》与《金瓶梅》同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得到了肯定.两部作品均塑造了张扬情欲的女性形象,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由于两书的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的不同,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
-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
作者:
姚作舟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女性观
《十日谈》
-
描述: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
探析《十日谈》中女性形象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曹文慧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伽丘
文艺复兴
形象
女性意识
《十日谈》
-
描述: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其作品《十日谈》在当时广为流传,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肯定世俗价值、思想解放的思想。在这部著作中,描写女性形象的内容占据了极大部分,充分体现了薄伽丘强烈的女权主义、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智慧的赞美。本文以《十日谈》为研究范本,首先分析了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其次分析了女性意识出现的原因,最后阐明了对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辩证认识,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薄伽丘创作《十日谈》的真正意图。
-
百合与玫瑰:元杂剧《西厢记》与意大利小说《十日谈》女性爱情观之比较
-
作者:
洪敏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元代爱情剧
《西厢记》
《十日谈》
女性
-
描述: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百合花》“腼腆的玫瑰花刺儿多得很,温驯的羊儿常拿角来吓人;百合花却一味在爱情里陶醉,没有刺也没有角损坏她的美”如是形容百合与玫瑰的不同,这正如中国古代的女性与中世纪西方女性爱情观的不同。本文的内容是根据元杂剧《西厢记》与意大利爱情小说《十日谈》中的女性形象来作一讨论。《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对爱情比较执着且专一,勇于抗争以获得自己的幸福。然而,受到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她们的反抗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含蓄的。而在《十日谈》中,女性反抗社会的方式则是多方面的,不仅变现在爱情观上,她们甚
-
'95首都话剧舞台中的“屈辱女性”
-
作者:
马霞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凡》
话剧舞台
卢孟实
《伐子都》
故意伤害
女性角色
《哈姆雷特》
《十日谈》
生存方式
话剧院
-
描述:
'95首都话剧舞台中的“屈辱女性”马霞正如影视圈前些时被"风尘女子"(例如《红粉》、《红尘》等)充斥一样,可以说,1995年的首都话剧舞台,有众多屈辱女性的形象惨淡经营着,不亚于易卜生笔下的玩偶之家。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会出现像娜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