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3 条
-
利益观视角下妇联组织定位及其职能发挥
-
作者:
张睿丽
来源: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利益观
妇联
妇女
妇女组织
-
描述:
以利益观的视角定性妇联组织是中国妇女利益的代言人,作为最广泛、最具组织性的妇女利益团体,其角色定位赋予自身的职能就是代表和维护妇女的权益。
-
秋瑾与对联五题
-
作者:
黄锡云
娄国忠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秋瑾撰写的几副对联秋瑾是著名的女革命家,也是近代屈指可数的杰出才女之一。她工诗词,善联对,撰写的对联不仅语句流畅,用典自然,而且气盛势强,情透纸背,无丝毫纤弱女气,足见其侠女风格和过人才思。秋瑾爱国救民之心萌生于少女时代。1904年,她以惊人的行动,冲破封建礼教和家庭束缚
-
暴力、贞洁与色情:从希腊化时期的造型艺术谈起
-
作者:
申子辰
来源:
“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希腊化
造型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的传统,这些因素在父系时期的艺术里变得色情化,导致了希腊化时期艳情女像的泛滥。强有力的女性形象(非暴力的)和娇艳的裸女分别指向母系文明的女性艺术原型和战神文化对女体的异化。美国女神复兴运动的重要学者马李
-
三部曲小说文体叙事模式及时代女性形象与革命话题:《蚀》的作家接受分析
-
作者:
全苏雨
来源:
纪念茅盾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历史地看,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领域里,将小说创作的视野直接引申到时代社会和政治革命领域的,并不是茅盾首创。这一点上,我们至少可以谈到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在作品中,作家直接借用作品中人物的对话或辩驳议论给读者画出自身的社会政治变革的蓝图。之后,许多政治小说、社会谴责小说对社会变革话题发出各自的议论。当时,人们似乎要急于宣泄心中的理
-
平成元年から平成10年までの日本女性文学の一考察
-
作者:
李光华
来源:
2012年大学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平成元年から平成10年までの日本女性文学の一考察
-
从安德森的《森林之死》到张爱玲的《花凋》
-
作者:
霍克冬
来源:
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虽然在男性的笔端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女性形象,但女性自己描写自己——文学中的女性话语毕竟显得孤独,这也使得死亡成为女性形象在更多的文本中呈现的方式。安德森与张爱玲对女性形象死亡的关注,使我们不能不反思文明的苍白。《森林之死》中这位姓格兰姆斯的女人,是安德森勾
-
易性冲动与男性立场——《蚀》与《野蔷薇》中的性别意识
-
作者:
李玲
来源:
矛盾研究——第七届年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陈建华曾精辟地分析了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与现代时间意识之间的关系,指出茅盾的《蚀》、《虹》等早期小说"一再试图构筑‘时代女性’与‘大一统’的理想时间之间的和谐幻想,却一再遭到他的记忆及女身‘欲望语言
-
论《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负面形象
-
作者:
刘怀林
来源:
《劳动保障世界》2014年第12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虎妞
负面
变态
女性
-
描述: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一个的较为复杂的女性形象,除了她作为工厂主刘四女儿的由精明能干到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外,在女性方面,其身上体现了比较多的负面形象,作者用很隐晦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丑陋、粗俗、懒惰、蛮横、自私,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态的女性。
-
论莎菲们最富魔力的审美特质
-
作者:
彭漱芬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莎菲们:女性世界的一个特异的符号当我们谈到中国女性文学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谈到丁玲。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女作家在观照世界的时候,始终关注着妇女的命运,关心她们的苦难与不幸、希望与理想、自我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上的追求,并将此作为自己创作的一条主线,总是不断地
-
宋庆龄与邓颖超
-
作者:
徐云根
来源:
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宋庆龄与邓颖超是二十世纪中国两位最杰出的女性。她们都经历了中国近代妇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而进行不懈追求、艰苦奋斗的艰难历程,并且她们的身上都蕴含着可贵的革命精神。她们两人之间,有着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都拥有一个伟大的丈夫;都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都没有子女,却都有一颗慈母之心。因此,通过对她们两人革命经历及她们关于妇女与儿童问题观点的比较分析,应该能给一般妇女群众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学习的榜样。
<
1
2
3
...
43
44
45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