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3 条
-
台湾客家文学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
-
作者:
樊洛平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台湾
族群文化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客家文学
-
描述:
文章透过台湾客家文学视野所要探讨的,正是客家女性的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出发,分别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对家国政治的精神认同和对婚姻爱情的价值认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已经成为她们性格深层最稳定的族群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家女性形象将更多的出现在客家文学的世界里。
-
南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创新成果报告——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为例
-
作者:
李宝丽
来源:
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2014年,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原则,从加强村级妇代会组织力量入手,充实村民小组妇代会委员,落实村妇女委员报酬待遇,规范日常管理,调动村民小组妇女委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妇女组织基础。一、基本情况阿克苏乌什县辖7乡2镇,107个行政村,526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总人口21.
-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综述
-
作者:
沈红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2005年10月16-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院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位专
-
经典文学女性形象的审美与批评视角
-
作者:
吴红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审美
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在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悠久的渊源。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莱辛在其重要论著《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中更是廓清了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及艺术形式之一的绘画之间的界限,充分地肯定了文学和艺术与生俱来的共通性。在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中,艺术家们遵循着"S"形法则创造出了无以数计令人叹为观止的极富女性美的艺术形象,而实际上,文学家们亦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法则以及罗丹所认为的"美,就是性格和表现"的观点在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里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
-
浅析川端康成作品虚实描写的画意之美——以《雪国》中女性人物为例
-
作者:
卢长煜
来源:
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5年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光影
虚实
《雪国》
留白
-
描述: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他的作品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文学模式,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本文从美术绘画技法的视角,结合川端康成笔下的驹子和叶子两位女性人物形象描写进行剖析、解读和对比。解读分析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中运用"虚与实"的笔墨技法,不以情节见长,贯穿全书的几乎由感受性和感觉性描写组成。作者将《雪国》中的女性形象"一分为二",又通过"光
-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内涵
-
作者:
陈琪琦
来源:
红楼文苑(2014年第4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悲剧
爱情
价值
女性
-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的经典之作。它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影响下,摒弃当时小说花好人圆结局的流行趋势,平地引起一声惊雷,从性质、情节、价值等各方面描绘了催人泪下的悲情。本文通过悲剧全面性、多样性、特殊性、深刻性四个方面,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体现了审美痛感的普遍性、永恒性,赋予小说深厚的悲剧美学意蕴。文章中更是揭示了红楼悲情的特殊性,即用美好的事物彰显悲剧,同时不同的花暗示不同的悲剧,红楼女子的悲剧更在于
-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女性价值观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
作者:
谷劲松
来源: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
影视作品
女性
价值观
-
描述:
关于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阐释。如果把文化置于社会阶级矛盾的背景中去分析,文化会决定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这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必定会影响到社会的相关领域,如媒体,包括影视、文学艺术形式等。世界各国的文化不同,导致各国对待男女两性价值观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电影中不同经典女性形象与文化关系的分析,体现女性价值观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以及女性角色的转变过程。本文所采用的跨文化理论是荷兰
-
第二节 从莎乐美之吻到母亲的泪水:爱尔兰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映射
-
作者:
步凡
来源:
"中国与爱尔兰:1979-2009"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从君子倾慕的"窈窕淑女",到《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女神形象,都体现出柔美婉约,似水般温柔的特质。当面临道德修养的抉择,红颜知己会"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当游子求学远行的时候,往往牵挂家中"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反面
-
谷崎润一郎文学的女性形象分析——以《春琴抄》为中心
-
作者:
陈凌菁
来源: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春琴抄
谷崎润一郎
-
描述: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耽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从早期作品《刺青》中传达出的"恶魔主义"风格,到中后期回归日本古典与传统,虽然作品风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谷崎文学都在孜孜不倦地探求美。本文从谷崎润一郎中后期的代表作《春琴抄》出发,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春琴,来看谷崎笔下的女性美。
-
从几个女性形象看丁玲创作时代性的特点
-
作者:
王建中
来源:
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作家创作的时代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于作家各自情况不同,所处的时代发展阶段和具体环境不同,其作品的时代性又各具不同特点。那么,丁玲的创作具有哪些时代性的特点呢?我们不妨从她笔下几个女性形象就道德准则、民族情操和人物的革命责任感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从道德准则看时代特点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受到一定的道德和道德规范所制约。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规范,是一定的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
<
1
2
3
...
37
38
39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