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北洋画报》中的女性书写与都市文化建构
作者: 孙爱霞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13辑)——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身份与政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北洋画报   女性视角   男权视域   女性形象  
描述: 《北洋画报》是民国时期北方最大的画报,包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民国女性的照片、新闻,以及文学作品,这些内容构成《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有两种视角:一个是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诸如对女明星形象的书写与男性猎奇心理、名士习气联系在一起,对女运动员形象的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传统女性形象则与男权社会中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紧密相连。此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建构出民
《傲慢与偏见》女性人物形象评析
作者: 王诗琳   来源: 荆楚学术2016年第六期(总第七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奥斯汀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引起了人们思想的巨大变化。在这样一个时期,作为女作家的简·奥斯汀,所写的以描写恋爱婚姻为主题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极易引起女性主义批评者们的注意。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评判其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找出奥斯汀这一作品的进步与局限。
中国新型女性形象的构画:从维新报刊对康爱德、石美玉的描绘说起
作者: 杨宏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青年学术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康爱德   石美玉   女性形象   维新报刊  
描述: 戊戌维新时期,是中国女权运动的萌芽时期,维新派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他们的女性解放思想,报刊是他们最普遍使用的宣传工具。当此之际,恰逢康爱德、石美玉毕业归国,这是中国最早的留美归国女学生之一,各家报刊对她们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在男权世界里,中国的女子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多的推崇,康爱德、石美玉因此成了那个时期中国新女性的代表。维新报刊在康爱德、石美玉身上究竟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宣传代表了当时怎样的妇女观,本文将就此作些探讨。
古希腊女性服装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路光辉   来源: “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古希腊   服装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到古风古典时代,希腊的女性服装大致经历了从半裸露到遮蔽,从简洁到复杂,从朴素到奢华的发展历程。不断变化的服装风格与古希腊人的性别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服装的演变,希腊妇女形象也不断发生变化,并通过服装得以彰显和规限。从克里特-迈锡尼时期的自由和尊贵到荷马时代的限制和静谧,再到古风古典时期的屈从和沉默,希腊妇女的权利不断丧失,地位不断下降,自由不断受缚,最终完全屈从于男性。
暴力、贞洁与色情:从希腊化时期的造型艺术谈起
作者: 申子辰   来源: “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希腊化   造型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希腊化时期造型艺术对女人体的欣赏和表达也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埃及人对女神的信奉、对女性的尊重,促使希腊化时期的造型艺术产生了一批强有力的女性形象。同时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艺术都有表现裸女的传统,这些因素在父系时期的艺术里变得色情化,导致了希腊化时期艳情女像的泛滥。强有力的女性形象(非暴力的)和娇艳的裸女分别指向母系文明的女性艺术原型和战神文化对女体的异化。美国女神复兴运动的重要学者马李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
作者: 周云彩   王亚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男权社会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的传世之作。它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颠覆男权统治的另类的女性形象。伯莎是一个疯女人、一个弃妇,也是一个被囚禁的人。伯莎在疯的标签下,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男权话语氛围中的男权社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伯莎,从而进一步了解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我国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性别歧视研究
作者: 荣霁   刘宁   来源: 面向未来:新体育科学暨学校体育国际会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体育新闻报道   女性形象   报纸  
描述: 针对《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辽沈晚报》体育版三家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男女报道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性别和体育新闻报道中文章体裁的关系,性别和体育新闻报道版面位置的关系,性别和体育新闻报道中文章长度的关系,图片中人物性别的比例关系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借用有说服力的数据.图表、文本案例,说明报纸男女体育新闻报道质和量上的差别;通过对<体坛周报》,《中国体育报》、<辽沈晚报》报道总量对比得出:男子报道量远远高于女子,女子体育报道总教仅占所有报道的8.53%.通过对报纸体育新闻
《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林婉娇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内心世界   女性形象   物化特征  
描述: 《暗夜行路》是以绝对的男性视角来进行叙述的私小说。因此,女性在小说中都不是作者叙述的对象,而是主人公应对的各个事件里的物象。这样一来,与男主人公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得到充分展现形成对照的是,女性人物在作品中失去话语权,女性形象不够丰满、不够立体。
浅论茅盾小说创作中的“非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 丁国兴   来源: 茅盾研究(第九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非知识女性   茅盾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创作领域中,女性形象塑造最为成功的作者之一的茅盾,不但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有知识的"时代女性形象",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非知识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得失,与茅盾先生的妇女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论布依族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明媚   来源: 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布依族情歌   民族音乐   女性形象  
描述: 布依族情歌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本民族的风格。它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浓烈的抒情性,或叙事、或问答、或托物起兴,或倾腹洽谈,都是以情为本,以情贯穿始终。其次,生动形象的比喻,诙谐、朴素、清新、自然的语言及丰富的形象、大胆的夸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更因为其创作方式的简单与朴素,更直接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在“诗乡歌海”的布依族村寨,情歌有时就是生活。本文浅论布依族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