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霍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海斯特·白兰:一位超越其时代的完美女性
-
作者:
沈萌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霍桑
海斯特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出生于1804年7月4日,纳桑尼尔霍桑与赫尔曼.梅尔维尔,亨利詹姆斯以及马克土温一起被列为19世纪美国最好的男性小说家。其代表作《红字》更是使得他在美国文学史上永葆盛名。该小说以17世纪清教徒统治下
-
阿卡狄亚还是伊甸园:论霍桑长篇小说类型化女主角的设置
-
作者:
袁丽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霍桑
类型化女主角
伊甸园
阿卡狄亚
-
描述:
霍桑在创作中有重复使用类型化女主角的倾向,尽管各长篇小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能看到双线女主角的痕迹,国外论者分别称之为“黑发小姐”和“金发少女”系列。基于作家对于救赎主题的执着,他在设置这
-
从女性批评视角分析霍桑在小说《红字》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淑梅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霍桑
海丝特
女权主义
意识
-
描述:
纳桑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小说《红字》使他永葆文坛盛誉。小说以十七世纪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以海丝特因通奸被发现而受罚为线索刻画了海丝特这一人物形象并展开对以海丝
-
<< 红字 >> 中的性别与想象
-
作者:
秦秉玉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霍桑
双性同体
性别
-
描述:
本文旨在探讨《红字》中的想象与性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森尼尔·霍桑最优秀的作品,以十六世纪清教统治下的美国殖民地为背景,讲述海丝特·普琳与牧师狄梅丝代尔之间的爱情
-
海斯特·白兰:孤独的社会变革者——试析霍桑的社会变革观
-
作者:
刘晓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孤独
霍桑
社会变革
-
描述: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自其问世以
来,这部作品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部作品中,霍桑成功地塑
造了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海斯特
-
花园和森林—《红字》中荒野意象的生态解读
-
作者:
赵静茹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霍桑
荒野
-
描述: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当时的许多浪漫主义作家,尤其是一些超验主义作家,将这种进步的激情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他们对自然、人性、社会改革有着巨大的热情。纳撒尼尔·霍桑作为美国
-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意识的探析
-
作者:
陈美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霍桑
女性主义意识
男权制
-
描述:
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小说《红字》的诞生,成为美国文学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同时使他永葆文坛盛誉。小说以十七世纪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引入了“通奸
-
霍桑小说哥特艺术的美学审视
-
作者:
王子红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美学
霍桑
哥特艺术
小说
-
描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源远流长。成就斐然的哥特小说更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阴森恐怖的场景氛围、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事件,以及具有神秘奇幻色彩的超自然现象等哥特情节要素;暴力而又强悍的恶棍式英雄人物对孱弱的不幸女子以及消极且又生性脆弱的男主人公实施无情的迫害。这些特定的哥特主人公在特定的情节中上演着一幕幕“黑色浪漫剧”,演绎着诸如爱情、复仇、因果报应等多种意蕴深远的主题。美国的哥特小说在继承哥特文学传统的同时,尤其注重揭示深藏的罪恶与腐败,挖掘人物复杂的隐性心理,具有特定的心理审美意蕴。 美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家
-
一曲哀婉的女性主义赞歌
-
作者:
范晓航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父权制
霍桑
女性主义
-
描述:
霍桑的杰作《红字》的问世为他赢得了美国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家的声誉。他的这部小说以严谨的结构、诗化的语言、高超的象征手法及模糊的语意表达使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同时由于霍桑把“通奸”这个敏感的社会问题
-
一个女权主义先行者
-
作者:
胡雅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霍桑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在女权运动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批评历来以抨击经典和权威著称,西方理论界对它颠覆父权文化、及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消除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已司空见惯。但近年来女性主义批评转向以女性经验以及女性对生活的反映为基础,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女性价值观念即肯定女人的个人意识、女人的尊严以及女人对社会文化作出的贡献。通过对文学中的女性人物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女性主义批评要求重新思考文学研究的概念领域,即修正传统的、男性化的理论假设,从而建构自己的批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没有理论之母,它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