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丁玲女性主义的转向:从《梦珂》到《一九三〇年春上海》
作者: 吴珍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丁玲   转变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五四退潮的时候,却有一位女作家循着“五四”的足迹缓缓而来,她大胆而激进的女性主义自我袒露给一度沉寂的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奏响了“五四”精神书写的最强音,她开启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篇章,她就是丁玲。她笔下的女性是叛逆而苦闷的,然而又是勇敢而坦率的。她们是五四后最先走出传统家庭的女性,她们拥有莎菲女士般的气质,她们不是单独的个体,在社会上找到了众多的精神姐妹。莎菲气质绵延不绝,在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栩栩如生,她们感染了一大批失落而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其中潜伏着丁玲作为具有激进女性意识的
永恒的女性:抗战时期中国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楠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人物画   女性形象   转变   写实  
描述: 时期中国人物画技法转变与传承做探索;最后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国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看到它对后来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的影响。本文参阅历史学、艺术学、系统工程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以美术学理论(主要采用
互联网塑造的当代女性形象及其伦理检测
作者: 姜蓓蓓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联网   伦理   公众人物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了互联网所呈现的当代女性新形象;并运用广告伦理测试的理论,对互联网反映的当代女性新形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新闻道德和承担了社会责任进行了检测。本文旨在发现媒体女性形象的转变和对互联网女性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揭示。
从女性形象的变化看丁玲创作的转变
作者: 何颖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化   丁玲   创作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丁玲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引起广泛关注和较多争议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性格既有前后一致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其中的变化正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丁玲创作的转变
黑人男性的转变:艾丽斯·沃克三部主要作品中的黑人男性人物研究
作者: 张娇娇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完整生存   转变   艾丽斯·沃克   黑人男性  
描述: 和谐相处指出了道路,即通过黑人男性的转变使黑人男女两性获得完整生存。除了发表大量优秀作品,沃克对文学的另一个重要贡
自我的艺术
作者: 翁天月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迷失自我   赖特.莫里斯   怀疑自我   发现自我   转变  
描述: 赖特·莫里斯(1910-1998),作为一名美国小说家,短篇故事家,评论家及摄影家,曾获得过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分别是1956年的小说《幻象之地》和1980年的小说《草原之歌》。这极大的提高了他在美国文学领域的影响力。莫里斯在小说中对笔下的主要人物刻画出了不同的自我,特别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分析更是透彻。在上面两部得奖小说中,作家采用分析式的自我表现方式,对其典型女性人物进行了生动的刻画。这些人物刻画充分体现了莫里斯的个性及丰富的创造力,同时也反映作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风貌。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晴美」から「寂聴」へ:作家瀬戸内寂聴の波瀾万丈の人生
作者: 卢珊珊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波澜万丈   女流作家   转变   女性解放意识   僧尼  
描述: 内氏拥有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就不得不追溯到其波澜万丈的一生以及前后期的华丽转变。在“晴美”时期的濑户内氏,度过了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