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毕飞宇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翁菊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男性文本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近一世纪以来中国有许多女性作家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仅仅局限于对女性文本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探讨,对于男性文本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则明显滞后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男性文本中的女性意识的存在,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坚持自身尊严的同时,它总会尊重欣赏乃至分享同其它文化所存在的差异,文化的前行,不仅与时俱进,也常与邻并肩”。 因而多关注男性文本的女性意识对女性文学乃至文化的开放、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近年来频频得奖的当代男性作家毕飞宇受到许多评论者的关注,尤其是他创作的一系列以女性
拯救“娜拉”与性别意义:1920年代男性文本中的拯救意识
作者: 袁洁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20年代   男性文本   性别意义   拯救  
描述: 1920年代,在中国的男性作家笔下出现了一类独特的文本——拯救意识文本。在这些文本中,特别是在表现对中国新女性的拯救中,男性作家不约而同的在女性人物最无助时,让一位男性出现在她们面前,帮她们摆脱人生的困境走上妇女解放的道路。从显在文本看,是代女性立言,但从作家创作时的心态及社会背景,从作品叙述模式与角度来看,则隐藏着深重的性别意识。男性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拯救,实质上是对处在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无法自拔的自我的救赎。 第一章介绍在“五四”启蒙语境下出现的恋爱拯救模式。由于男性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因袭,使得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曦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意识   金庸小说   传统女性观   男性文本   女性形象  
描述: 金庸武侠小说在20的世纪后二十年间在中国大陆引发了全民阅读的“金庸现象”。金庸小说直至今日还拥有大范围的阅读人群。从武侠小说诞生以来,中国学术界就一直认为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不高。但金庸小说的出现,把传统的侠义文化、现代意识与读者大众的审美心理三者相结合,使原本程式化的武侠写作细腻化、立体化,提高了一个文学类型即武侠小说甚至通俗文学的文学品位。本文主要从金庸武侠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入手,从小说文本叙事和读者认知两个具体角度切入,分析金庸小说女性形象体现出的作者的女性观及小说的男性文本特征,并兼及对金庸小说的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