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三岛由纪夫的唯美女性形象描写的分析
作者: 宋琳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爱情观   唯美主义   女性形象   超脱  
描述: 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他的成就早已被世界文学界所肯定,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在西方国家也有很高的评价,他的知名度已经达到巅峰,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他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正式走上文坛的日本小说家、剧作家,也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右翼政治家。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其作品独树一帜,风格浓烈而又美不胜收。在他的作品中,大多以男性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而这些魅力十足的男性表现在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作品中历历
池莉、张欣小说城市女性书写比较
作者: 钟莹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城市文化   爱情观   张欣   城市女性  
描述: 作者的性格、创作追求不同等因素,她们的小说又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论文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分析出发,通过对池莉、张欣笔下的城市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她们笔下女性不同的爱情观,和她们对城市女性的情爱
约翰·邓恩《歌与短歌集》中的爱情观
作者: 侯静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邓恩   灵魂   肉体   爱情观   和谐  
描述: 邓恩的爱情观,挖掘邓恩在措辞、修辞、句法、意象方面所传达的思想。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归纳他的爱情观并分析其成因,以期为邓恩的诗歌研究提供更开阔的思路。本文将邓恩在该诗集中的爱情观总结为以下
泰戈尔女性思想嬗变
作者: 宋小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思想   矛盾性   宗教观   爱情观   泰戈尔  
描述: 女性形象主要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出现,反映了泰戈尔的内心世界,是理解泰戈尔小说的一把钥匙。泰戈尔将东方传统与西方开放思想融合起来,同时集各种宗教观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观,以及泰戈尔本身固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特殊的家庭背景,都是理解其小说中所蕴含的女性思想的根本原因。一句话,泰戈尔的女性思想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然而又是经常自相矛盾的,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即是其矛盾的女性思想的投射。 本文以泰戈尔女性思想的嬗变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强烈的批判:前期创作中对女性
尤金.奥尼尔的爱情观的冲突性探析
作者: 李晓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尤金·奥尼尔   爱情观   美国戏剧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尤金·奥尼尔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戏剧史上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正是他带领美国戏剧走出了一味的情节剧和闹剧的俗套,开辟了美国现代戏剧的先河,并目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他一生以深沉的感情反映了美罔人民的生活、思想、迷惘和追求,又对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作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大大丰富了美国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在戏剧领域中,他成绩卓著,不愧为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获此殊荣的唯一的美国剧作家。 近年来,对于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的研究己成潮流。但研究大都关注于其写
试论泰戈尔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内涵
作者: 曾琼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观   女性观   爱情观   泰戈尔   中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泰戈尔糅合各种宗教观而形成的宗教观是形成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内涵的根本原因,女性观是其宗教观的产物,爱情观则是它的直
吴趼人言情小说研究
作者: 罗春磊   来源: 广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境   爱情观   婚俗   言情小说   珠花式   自我限制   吴趼人  
描述: 吴趼人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现代西方文明引进过渡时期的重要近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其言情小说主要包括《恨海》、《劫余灰》和《情变》三部,对当时和以后的言情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吴趼人对“情”有着独特的理解,把它看成天地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主要表现为传统伦理道德的忠、孝、节、义等内容。他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并有意弱化男性人物,使其成为女性形象的衬托,形成了特有的“女强男弱”的人物设置形式。在行文中,他采用传统珠花式结构组织全篇,并采用明暗交替,两线并进的形式。珠花式结构有利于保持故事的
论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矛盾性
作者: 徐莹丽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观   矛盾性   女性观   爱情观   文化冲突   三岛由纪夫  
描述: 三岛由纪夫在对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性,他的作品经常出现一些二律背反的公式,例如,美与恶,爱与丑,优雅与暴烈,青春与老朽,诚实与伪善,希望与破灭等等,让人感受到三岛无处不在的矛盾性。他常带着一种逆反和冒险的精神来演绎这些相反相对的概念和思想,体现在作品中主人公的塑造中。从强烈的冲突中我们体悟三岛本人的怪异美学观,并从中分析出不种文化的影响和他所倡导的“文武两道”,以及他对天皇的矛盾态度,都影响着三岛创作中和种种对立因素的形成。本文分六个部分对三岛作品中的矛盾性作出梳理和认识。第一
1906∼1930《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短篇小说中家庭女性婚姻与爱情的叙写
作者: 黄薇勋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文   爱情观   女性形象   台湾日日新报   短篇小说   婚姻观  
描述: 本文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短篇小說為研究文本,探究1906∼1930年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台灣日日新報》為日治時期的官方大報,也是傳統文人發表文章與小說的場域之一,其中不乏有傳統文人色彩的文人擔任報紙漢文版的記者與編輯者,所以本文以漢文短篇小說作者與編輯者的可能意圖作為探究對象,透過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觀察文人們面對現代化思潮與自由婚戀的傳入,對婚姻與愛情的態度是否有別於「父母專制」、「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態度;本文採「歷時性」分析法,透過歷史資料、小說文本的分類與按時間
空间并置,面容相似:对拜厄特小说《占有》的空间性解读
作者: 吴梦霞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理论   神话空间   《占有》   当代空间   爱情观   维多利亚空间   进步  
描述: 1991年A.S.拜厄特以小说《占有:一部罗曼司》获得了英国布克奖。该小说交织了爱情、侦探与文学理论界人士的生活百态。自问世以来,该小说获得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重视。当代批评家与学者随之从女性主义,神话原型批评及互文性等各种角度提出了不少阐释与解读。空间理论作为当代文学评论界兴起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文本批评方法,旨在打破时间在叙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空间作为叙事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文学文本中的重要作用。《占有》中并置与交织的三个空间——神话空间、维多利亚时代空间及现代社会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景观空间。与此对应的是,生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