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消费社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妇女乐园》中消费社会之前奏
-
作者:
江懿娟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二帝国
消费社会
左拉
自然主义
幸福
-
描述:
本文旨在以現代消費的眼光重新閱讀左拉的小說《婦女樂園》。論文主要分為三個部份,即透過作者對於時間、空間以及女性人物的描寫,分析小說中所蘊涵的消費社會特性,並以《婦女樂園》為消費社會之前奏作結。
-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
-
作者:
卢星伊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社会
80后女性
女性主体意识
双赢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世纪初,被称为“80后”的青年创作者群体创作的作品进入市场、传媒的视野,发展到现在,“80后”文学现象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在这个创作群体中的女性创作者,最初是与“80后”整体一起作为营销策略被推出,她们的写作既有与80后整体一样处于消费文化语境包围中的相似之处,但又有其作为女性写作在这个时代的特别意义,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长达十年的创作过程中,她们的女性主体意识由外向内、由弱转强,实则也是逐渐实现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对于“80后”女性主体意识的研究,就必须思考其写作的文化语境的变化,她们的出场方式、写作
-
韩国鸡仔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作者:
高允娥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接近
韩国鸡仔文学
鸡仔文学
使用与满足
消费社会
后女性主义
-
描述:
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中,随着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新型社会群体也不断涌现。目前在中国社会里,20到30岁的年轻女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她们往往是最能消费文学的群体之一,因而一些女性写给女性看的文学形式悄然兴起,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就是鸡仔文学。在韩国国内“Chick- Lit”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新世纪的2000年,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韩国式鸡仔文学”,一直受到广泛的欢迎,获得了商业成功。从2003年以可爱淘的作品为代表的韩国流行小说风靡中国出版市场以后,针对年轻女性读者
-
消费社会中的困境--论《嘉莉妹妹》中嘉莉的身份建构
-
作者:
王小鹏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化
身份建构
消费社会
《嘉莉妹妹》
嘉莉
女性形象
-
描述:
消费社会中的困境--论《嘉莉妹妹》中嘉莉的身份建构
-
是“剩女”还是“盛女”?:人类学视角下的上海晚婚女性研究
-
作者:
乔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剩女
梯度理论
上海
媒体想象力
盛女
消费社会
浪漫主义
-
描述:
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并参与社会劳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逐步升高的同时,她们自身发展的方式和方向正在被改写。过去,相夫教子,传宗接代是女性的大事业、大成就,是值得以功德碑和精雕细琢的牌坊来表彰的光荣;如今,大城市中单身比例的升高、离婚率的攀升、初婚年龄的推迟,似乎都在宣告着女性将不再以“找靠山”、结婚来实现人生目标。当大城市中房价的逐步升高、结婚成本逐年递增,要找到一个“靠谱”的男性,对日益“挑剔”的上海女性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婚姻对当下的上海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房价飙
-
泰国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中女性形象及后女性主义叙事解析
-
作者:
徐佩玲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话语
歧视
后女性
消费社会
后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
描述:
自从父权制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以来,父权宗法制居于君临天下的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造就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形态。男性视角、观点、声音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形态,而女性视角、观点、声音被排斥、忽略,不得不成为边缘化的文化形态。20世纪9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潮流进入东方国家如中国与泰国,它其中之一的特征就是重视“边缘”的话语包括女性形象。因此社会越来越看重女性在经济、政治、国际等各种领域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大众传媒——它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出女性形象变化的多元景观。同时,发展中国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