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代女作家王筠研究
作者: 李紫旭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王筠   戏曲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生活在才女文学较发达的明清时期,女作家王筠既专诗词,又擅戏曲;不仅进行戏曲创作,还涉足戏曲批评领域,并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王筠生于官宦之家,自幼从父读书,很有才华,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女性戏曲作家。她生性浪漫、性格豪朗、气质娴雅,极具社会责任感以及性别同等意识。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自身有着很准确的认知,并且饱含一种扬名意识。作为一位闺阁作家,她又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理想生活的向往。王筠的《繁华梦》、《全福记》两部戏曲创作,内容广泛,主题多元。作者通
田汉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
作者: 孙旻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观   田汉   戏曲创作   戏曲  
描述: 田汉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者,是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诗人和早期电影、音乐事业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田汉一生为人坦诚,才华横溢,至诚至善。他坚信“一诚可以救万恶”,痴迷艺术,不善政治,充满人格魅力。其作品具有真挚的爱国精神和率直的阳刚之气。从1913年至1967年,田汉创作的戏曲、戏剧、电影、诗歌、散文、文论等超过1000万字。其中《关汉卿》是他创作的高峰,也是他一生创作道路和性格的写照。 本文主要表观田汉对中国戏曲发展的贡献,侧重点是田汉的戏曲观和戏曲创作。 田汉的戏曲观
刘清韵戏曲研究
作者: 夏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特质   艺术性   刘清韵   戏曲创作  
描述: 刘清韵(1842-1915),海州人,晚清戏曲家,戏曲创作数量之多居历来女曲家之首。清韵生于盐商之家,自幼聪慧,延师受教,沾溉海州学风;既长,嫁为儒生之妻,夫妇唱随相得。清韵生平交游不止于闺阁,曾几度拜师,学习词曲、绘画,中年以后尤致力于戏曲创作。清韵集娴雅气质与散朗性格于一身,思想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性别平等意识,创作中蕴涵强烈的自我认知与扬名意识。 刘清韵的戏曲内容广泛,主题多元,作家关怀社会人生,感慨世间多缺陷;广泛关注女性命运并立足于现实,进行理智的思考;而作家跨越阶层的平等观念和眷眷乡土
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
作者: 刘军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反思   生命呈现   女戏曲家   明清戏曲   戏曲创作  
描述: 考察明清时代众多的女性文学创作,我们发现明清的女作家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词,而且对体式繁杂的散曲、杂剧、传奇、弹词、小说也积极参与创作和评论,而长期以来,对于她们的创作和文学评论是大多数学者们所不关注和重视的,尤其明清女性的戏曲创作是被学术界倍加冷落的,无论是单篇论文还是学术专著都少的可怜,女性戏曲作品乏人问津,既往的很多戏曲研究者也只有徐扶明先生、叶长海先生、王永宽先生、陆萼庭先生等少数学者对有些明清女性戏曲作家的生平做了相关的考证;一些学者对叶小纨、吴藻等个别女性戏曲作家进行了个案研究。但是在很
戏曲家陈与郊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名家杂剧》   语言风格   《詅痴符》   陈与郊   佛道文化   戏曲创作   传奇结构  
描述: 陈与郊的生活的环境有:一、家学——《春秋》学的熏陶渐染;二、佛道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域环境。前者不仅使他对《春秋》颇有研究,而且《春秋》的“借事明义”的宗旨也渗透在他的戏曲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贞烈”女子形象。而后者,使他对佛道文化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加之,明季,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日趋盛行,士大夫阶层与僧、道相交便是常见的现象。陈与郊不仅结识了众多的方外人士,而且其散曲和戏曲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了佛道典故术语,故其作品带有一层佛道色彩。 所谓“志同道合”,陈与郊曾一度醉心与戏曲之中,故其周围也不乏戏曲知音,其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