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巴赫曼】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英格博格巴赫曼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学理解
-
作者:
严霁帆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巴赫曼
女性文学
文学理解和实践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
-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主要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期间。19世纪后半页,西方兴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妇女运动,历时约70年。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又掀起了浪潮。 第一次浪潮中以争取妇女的权益
-
巴赫曼女性视角下的社会批判——以其短篇小说《同声传译》和《三条通向湖滨的路》为例
-
作者:
屈晓萌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批判
巴赫曼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英格伯格·巴赫曼是奥地利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跌宕起伏,荣誉与怀疑始终伴随其左右。她的作品中饱含了对战争的恐惧,对人性的思考,而社会批判则是她作品中一个永恒的命题。英格伯格·巴赫曼关于社会批判这一题材的作品中,受人关注的往往都是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中的同名小说《第三十年》。但巴赫曼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实倾注了大量心力在其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同声传译》中,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以女性视角写就,反映社会压迫下的女性生存危机并对社会进行辛辣的批判、为了女性而呐喊的作品。20世纪的欧洲,女性主义觉醒,
-
20世纪德语“蓝胡子”故事中的两性问题:以德布林、巴赫曼、弗里施、罗尔的文本为例
-
作者:
黄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尔
20世纪的男性危机
20世纪的三波女性运动
性别研究理论
巴赫曼
德布林
蓝胡子
社会两性观
弗里施
-
描述:
自己的创作中。其中,格林兄弟所编写的代表民间文化和19世纪传统父权社会价值观的《儿童与家庭童话》也曾收录过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