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 】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论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反叛叙事
作者:
周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历史
身体
家庭
反叛叙事
描述:
年代女性写作进行叙事形态的梳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反家庭 叙事
“家”
从宜家到安室:台湾九〇年代以降女性小说「家」想像
作者:
陈宛渝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
台湾女性小说
家庭
家屋
女性主义
描述:
台灣當代自八〇年代以降,無論在政治、經濟抑或是文化層面,都經歷著結構性的轉變;及至兩千年後的今日,當代文化仍舊以絢麗的變幻姿態不斷地衝擊著社會與體制。「家」最普遍被認知的形象是安全、穩固與安定,並以傳統封建父權家長制為核心,但隨著當代社會與文化條件的改變,其定義亦開始受到根本性的動搖。台灣女性小說在當代的耀眼,往往與其中性別意識的體現有關,而這樣的體現與社會文化氛圍、文學傳統及政治大環境有著密切的交織與扣連。女性小說中的「家」想像,不單只是女性對於「家」的體悟,或是呈現女性在「家」的邊緣性而已。更重要的是
新世纪中国大陆都市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茜茜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题材
新世纪
事业
爱情
家庭
女性形象
描述:
都市是文明的象征,代表了时代发展的前锋,相对于乡村而言,都 市是更为女性化的,由于文明程度的不同,都市给女性更多地提供了 与男性平等的条件。在都市里,女性更是走出了家庭 被推上了社会生 活的前沿舞台
论《蒂博一家》中的社会关系
作者:
黄春柳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
马丁
宗教
?杜加尔
两性
《蒂博一家》
家庭
描述:
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in du Gard,1881-1958)是法国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922-1940)因“以真实有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人性冲突和当代生活中的某些重要层面”而获得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获奖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因此,探索小说中的主要社会关系与该社会的现实原型是理解《蒂博一家》以及马丁·杜加尔文学创作的关键。马丁·杜加尔研究在国外已颇具规模,目前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作家对待政治的态度、作家的叙事技巧、作家在戏
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 观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王尔德
社会喜剧
夫妻关系
家庭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创作中从家庭 领域出发触及到当时(维多利亚)社会的不少方面,因而从这个层面看显现出“由内向外”的手法——尽管这或许并非作者的自觉性创作意图;而作品中的生活气息(由于作品的具体条件,这种生活气息多通过家庭
移动在两个家庭 之间:北台湾印尼客家女性的认同与情感民族志
作者:
黄圆惠
来源:
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印尼客家女性
移动
生命史
情感
认同
民族志
家庭
描述:
本文认为作为女性,她们生命史中,日常生活里原生家庭 与婚姻家庭 文化是不可分割的。Kottak(2005)提到「全球化时代,人们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移动,扩大与消除了旧有的边界与社会阶级区分。…这些移动的人
《妇女杂志》(1920-1925)的“新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金润秀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
传统
个人
新女性
女性解放
家庭
女性形象
现代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妇女杂志》(1920-1925)来重新探讨“五四”时期“新女性形象”具有的多层意义。“新女性”的形象不是单一、固定的。“新女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一个确定的内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它有着不同的阐述。有时它被当作女性的最高标准,有时则与奢侈、消费、淫荡连在一起。为了了解浮出历史地表的中国“新女性”,我们需要专门探讨“新女性”的言论空间。《妇女杂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新女性”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资料和内容。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
空间的建构与想象
作者:
朴姿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想象
上海
空间
教育
社交
休闲
家庭
消费
日常生活
女性
住宅
描述:
本文将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及其日常生活的建构过程,置于一个更为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为此,论文专门探讨“女性”及“女性生活”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如何形成、如何构造;与此同时,论文还考察了与此相关的女性经验是如何被表达和想象的。二、三十年代的女性经历主要在于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空间,当时大量涌现的建筑空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入了新的观念和经验,而它最强有力的影响就发生在女性身上。通过重写女性的生活世界,它也重写了相关的女性日常生活的观念和想象。因此,本论文试图探讨的是,现代世界,所造成的日常性,其实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