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田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新唐书·列女传》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都显示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发达与繁荣,这些为唐代女性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唐代女性展现出特有的精神风貌。但是,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女性入传的机率很小,即使入传,所占的比重也不大。因此,史书中对女性的相关记载弥足珍贵。刘向的《列女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妇女专史。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开了女性入正史之先例。继其之后,历朝历代的正史中大多会单独设立《列女传》。历代的《列女传》也成为了研究当时女性的重要史料。本文主要以《新唐书·列女传》为中心,通过对书中录入女性的分析和
-
试论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妇女观
-
作者:
张琪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妇女解放问题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鲁迅历来重视对妇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其反封建思想的主题,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为妇女解放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关于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为我们解读鲁迅作品提供了好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本文将鲁迅关于妇女解放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阅读小说原著入手,借助前人研究此方面的成果,并结合鲁迅的杂文、散文创作,通过对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整体把握,来考察、分析鲁迅对待妇女问题的态度,力求客观、真实地传递出原著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妇女观和
-
《呐喊》《彷徨》中的女性形象与鲁迅的妇女观
-
作者:
周桂荣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鲁迅历来重视对妇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其反封建思想的主题,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为妇女解放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关于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为我们解读鲁迅作品提供了好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本文将鲁迅关于妇女解放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阅读小说原著入手,借助前人研究此方面的成果,并结合鲁迅的杂文、散文创作,通过对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整体把握,来考察、分析鲁迅对待妇女问题的态度,力求客观、真实地传递出原著的真正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妇女观。
-
论《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情爱结构模式·蒲松龄的妇女观
-
作者:
张引群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结构模式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该文重点论述了《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及相关问题.《聊斋志异》直承唐传奇的传统,塑造一批美丽、诚挚、多情、勇敢的女性.这里主要探讨开放性开放性形象系列;妇诗人形象系列;妇英雄形象系列.它同《红楼梦》、《镜花缘》一起可视为古代小说史上女性文学代表作品.女?
-
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
作者:
郭伟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文化
海明威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
从毁灭到新生:从《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看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
作者:
孙智娜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活》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妇女观
-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创造了许多世界文学中的第一流作品,影响十分深远。笔者作为一个女性,一直就对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女性自身问题很感兴趣,因而在研究托尔斯泰这位本身思想深奥复杂、且学术界对其评述颇丰的著名作家时,选择了妇女观这样一个切入点来探讨。本篇论文就是笔者在自我生存体验与阅读感受的基础上,对托氏塑造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和卡秋莎·马斯洛娃——进行的剖析,以求挖掘作家的妇女观点。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是以人称“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教道德
-
论邓颖超的妇女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
作者:
刁荣荣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邓颖超
现实指导意义
妇女观
-
描述: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习近平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会议上特别强调: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发挥广大妇女的伟大作用。男女平等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从她降临那一刻起,便丧失了父爱,幼年时期,跟随母亲四处漂泊,颠沛流离,艰难求生,她深刻地体会到了封建社会对妇女压迫的残酷性。因此,进入革命队伍后,邓颖超一直从事与妇女运动相关的工作,并终其一生奋斗在这条战线上,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邓颖超的妇女观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
-
论毛泽东的妇女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
妇女观
-
描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此写入党代会报告。妇女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半边天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妇女的解放与妇女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的妇女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回答和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求得妇女独立和解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毛泽东妇女观的指引下,中国妇女的政治、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研究(1921--1949)
-
作者:
赵小波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妇女观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妇女问题的实践过程;第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还指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决中国妇女问题进程中形成的新理论和新经验。因此,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具体实践又包括了在实践基础上
-
王韬对於女性的观看及妇女观
-
作者:
林慧君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中国妇女群像
妇女观
民本思想
王韬
-
描述:
十九世纪中叶後的中国,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思想层面,都有许多质和量的变动,而中国近代妇女运动也是在此时期逐渐展开。然而关於女性权利和自主的各项提倡,多半是在变法最剧的维新时期(十九世纪最後十年到二十世纪初期)始见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宣导。开港到维新这段时间,有许多传统价价值到变法提出前夕的转换,更能看出这段期间知识分子们深层的心路历程。关於这时期的女性思想、两性观的部分,以往的讨论略显单薄。而此时期改革提倡的一个代表:王韬(1828-1897),可以被视为研究的一个切入点。王韬的生命经历渡过整个十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