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特质】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从女性的素质优势看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道路选择
-
作者:
刘雯雯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最低比例制
妇女政治参与
女性特质
妇女组织
参与模式
-
描述: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在火热进行中,希拉里·克林顿如果能成功当选,她就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我们也看到她出色的表现并不亚于其他男性竞争者。之前的2007年,世界政坛似乎出现了“女性热”,如德国总理默克儿,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乌克兰的季莫申科,韩国国务总理韩明淑,除此之外还有印度的索尼娅·甘地,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美国国务卿赖斯,英国前首相撒切儿夫人等等。在中国,从古代的吕后、武则天、慈禧,近代的秋瑾、宋庆龄、宋美玲,直到现在的吴仪、范徐丽泰等,人类的历史上就不乏优秀的女性政治人物,但与男性主导的
-
塑造和谐人格—《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中的“双性同体”体现
-
作者:
李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特质
女性特质
《啊
双性同体
和谐
拓荒者!》
-
描述:
薇拉·凯瑟是20世纪前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以擅长描绘美国西部的边疆生活而闻名。《啊,拓荒者!》是凯瑟第一部成熟的边疆小说,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经典之作。一反某些传统文学作品中软弱及依赖性强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独立自主,坚强刚毅,事业成功,具备了大量优秀的男性品质。然而这部小说并不仅仅是一曲歌颂女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拓荒精神的赞歌,更是一部女主人公不懈追求完美和谐人格的成长记录。本论文将运用“双性同体”理论分析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探讨女主人公伴随拓荒过程对自身女性身份的探索以及最终实现男性特质和女性特
-
清中期北京梨园花谱中的性别特质建构
-
作者:
张远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花谱
男性特质
女性特质
清朝
演员
北京
文人
-
描述:
本論文關心的問題為清代中期(乾隆末至道咸年間)的性別特質建構,使用的核心史料為當時流行於北京的梨園花譜,這是一種主要以形容女性的詞彙來描寫男旦的文本。這項研究從花譜中對於演員文才、談吐、道德、身體外貌的描繪,分析其中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想像;並探討這樣的性別建構方式,如何與演員的地域、年齡,和個別氣質相連結,及可能的跨越性別意涵。希望指出傳統中國晚期性別文化的多樣性,不受限於僅僅是男尊女卑和禮教束縛的刻板理解。花譜的作者大多是出身於外地、留寓北京,而科舉仕途不順的文人,因喜好戲劇或僅僅是鍾情於男旦演員,憑
-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女性声音
-
作者:
冀可平
来源:
北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女性特质
他者
传承
声音
口头叙事
源头
女性
-
描述:
在当代法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勒克莱齐奥均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1963年,正当法国现代主义文学渐趋式微之时,年仅23岁的勒克莱齐奥凭借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诉讼笔录》一举夺得勒诺多文学奖,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坛新星;1980年,其另一部作品《沙漠》又取得巨大成功,并于当年荣获法兰西学士院首届保尔 · 莫朗文学奖;2008年,勒克莱齐奥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而目前在中国,除去一些翻译作品,访谈录和介绍性文章,尚未存在任何专著对该作家进行深入研究或整体探讨。本论文综合运用主题分析、文体学、叙述学、神话批评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