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代民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熊安林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关系   女性意识   明代民歌   女性形象   创作主体  
描述: 明代是民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明代民歌内容颇丰,又以吟咏爱情婚姻为主,女性成为民歌的主角。因此,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对明代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作较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绪论。探讨这一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推导本文研究的可行性,以及本文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明代民歌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独特之处。明民歌女性可分为寻常良家女子、青楼妓女、出轨女子、其他女性形象等几类。她们与前代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有一脉相承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这首先表现为女性类型大大增加,其次,她们对情爱和情欲的追求更为大胆直露,最后,明代民歌
娄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
作者: 吴宏亮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像语言   女性意识   叙事方式   女性形象   娄烨  
描述: 娄烨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成员之一,以其极具特色的影像风格成为评论界关注的对象。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独特鲜明的女性形象,以其特有的对于女性世界的深切关注和对于女性心理的敏锐观察,深入挖掘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意识,体现出其对于当下女性生存现状及情感危机的独特视角和关怀,成为当下最擅长表达女性的男性导演之一。本文立足女性主义理论,详细分析娄烨影片中体现出的不同于其他男性导演的独特女性意识,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分析娄烨影片中塑造如此众多女性形象的原因,并对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按其性格特点分为四种类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马灵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许鞍华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以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分析其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基础之上,探讨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关照女性的立场和姿态。第一章绪论部分中,首先是关于论题的界定,将许鞍华电影创作进行前后分期,以及介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其次,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内地和港台两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当今学术界对许鞍华及其电影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所
中国当代哈萨克族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考察
作者: 徐品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当代哈萨克族文学   女性意识   民族文化   女性形象   类型  
描述: 女性形象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学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反映着一个民族社会的发展变化。哈萨克族是草原游牧民族,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漂泊动荡的生活,哈萨克族男性在游牧转场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而女性则成为维系部落、家族、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当代哈萨克族文学创作中,女性形象备受作家关注,众多优秀作品中塑造出的众多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这些具有浓郁哈萨克民族特性的女性形象不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人物塑造手法,更表现了哈萨克族作家独特的审美倾向。在中国哈萨克族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作品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潇晖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城市经验   现代女性形象  
描述: 王安忆作品中对女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其创作的主线。进入新世纪以后,王安忆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现代女性形象,其中有以《妹头》、《桃之夭夭》为代表的上海本土女性形象,也有以《上种红菱下种藕》为代表的小城女性形象,以《发廊情话》为代表打工妹形象,以《月色撩人》为代表的摩登女性形象,还有以《富萍》为代表的劳动者女性形象。王安忆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或独立自主,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或在物质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王安忆的作品当中体现了对这些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女性的肯定,对这些女性在生活当中表现出的努力和智慧投以赞许的目光,并且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警匪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姝彤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匪徒   女性意识   香港警匪片   女受害者   女警察  
描述: 香港警匪片作为一个璀璨的电影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为了便于研究,该论文将这些女性形象按其身份特征归纳为女警察、女匪徒和女受害者,她们是香港警匪片里最常见的三大类女性形象。并且,本文将她们放置在男权社会和警匪片的双重背景下,以女性主义思想为切入点,运用电影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逐章分析。第一章“香港警匪片中的女警察形象”重点阐述女警察作为女性和警察复合体的矛盾特性,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银幕形象的嬗变过程;第二章“香港警匪片中的女匪徒形象”,论述邪恶神秘的女匪徒“棋子”般
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探微
作者: 祁晓亮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当代华裔女性作家,她在过去近三十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人生阅历丰富,对待创作的态度严肃、认真,作品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她在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对历史、时代、人性的理解,并且对此有着艺术化的展示。严歌苓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思对不同女性的心理世界进行观照,通过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并结合自己的感性经验对女性世界进行了新的诠释。因为作者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她的文学书写更具有跨文化相逢的意义,这也是她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所在。本文共分为
丁玲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以1920-1930年代作品为中心
作者: 孟庆颜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语境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姜敬爱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她们都在近代到现代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历史诉求,两人有相似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同样坎坷的成长经历,她们都从女性的视角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的生活和命运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她们的小说都对女性的命运进行了集中地描写,揭露了那一时代萌发出的女性意识,刻画了饱满、多样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以丁玲与姜敬爱1920—1930年代作品为中心,运用比较文学、女性文学的方法,结合二位作家创作的社会语境、
我国新生代女性导演女性意识诉求与电影风格
作者: 杨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女性意识   新生代   电影风格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几年,女性导演在电影界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女性作为创作的题材,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在一个又一个细腻的镜头下描绘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女性的主导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并且渗透在她们电影里。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是我国新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来一批时尚型的青年女性导演和她们的电影风格,在本文中称之为——新生代;主要以李玉、马俪文、徐静蕾这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其作品中新时期女性意识的诉求以及电影的异同,还有在商业化的推动下
女性,一种符号化的建构:当代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透视
作者: 刘军莲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意识形态   女性意识   符号化   传统文化  
描述: 女性,在银幕上占有重要地位,男女导演也为此精心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但通过对这些女性的阅读,我们发现她们大多以类型化的形式呈现,而这些女性也大多只是充当了一个个表意的符号。 本文以此为契机,剖析了女性符号化建构的产生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意义,对此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等因素都对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透视影视当中的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关照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生存文化困境,由此了解她们现在的生存景况。a Since women occupy the important sta
< 1 2 3 ... 34 35 36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