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566 条
-
中韩90年代女性作家创作意识比较论
-
作者:
姜淼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母性意识
申京淑
-
描述:
中韩两国因其相邻的地理位置,数千年来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因此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传统以及文学发展历程,这就使两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有了现实性和可行性。因此,笔者认为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从两国各选取一位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对其小说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因此,本文选择了近二十年来韩国和中国文坛上最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之一——中国的王安忆和韩国的申京淑,以这两位作家的部分代表性的小说文本为研究个案。虽然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无论是从涉及范围、视角和深度来说,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也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单独对她们
-
民国女子社交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邵自玲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交生活
民国
女性意识
都市女子
-
描述:
社交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人的存在方式。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男性强权意识一统天下,女子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根本无从谈及公开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直到近代,西风东渐,随西方女性主义学说的传入,中国长久沉睡的女性意识始被唤醒,女性开始萌生追求平等自由、追求妇女解放、要求男女社交公开的思想意识,并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女子社交的崭新篇章。本文以民国时期女性社交生活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描述民国女子社交生活场景的同时,试图探讨这一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发展与变化
-
顺从的人 倔强的心
-
作者:
周文娜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奥斯丁
陈端生
-
描述:
奥斯丁与陈端生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她们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主体存在,开始在女性受奴役、被异化、遭排斥的男权社会里发出反抗之音。在她们的作品里,女性不再是一个扁平的性别符号,也不再是一个携带种种服务功能的综合物,而是一个具有喜怒哀乐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她们具有了对自己生存价值的思考,拥有了把握自我、实现理想的需要与追求。奥斯丁与陈端生在自我思索的基础上将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失语状态下的女性推上了前台,从女性角度来展开故事叙述,张扬了女性意识。本文通过解读奥斯丁、陈端生其人其文,力图彰显她们
-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
作者:
崔童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金森
男性他者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
描述: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独特、超前的诗人。作为与惠特曼齐名的女诗人,狄金森的诗歌深得人们的喜爱。她在诗歌创作的主题,意象和语言技巧上,走出了一条与她以前男性诗人不同的道路,本文从分析她具有女性特质的诗歌着手,论证狄金森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真正觉醒的标志,开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两性同体”理论,来分析艾米莉?狄金森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男/女二元对立及不和谐两性关系的抗争。在获得女性自我之后,狄金森完成了角色转化,从传统
-
铁凝小说创作论
-
作者:
宋益群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女性意识
叙事风格
女性主题
-
描述: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女性文学已经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一大批优秀女作家的创作给新时期的中国文坛注入了无限生机。铁凝无疑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从197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铁凝走过了整个新时期,而且在每个阶段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以《哦,香雪》、《玫瑰门》、《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笨花》等短、中、长篇小说而为文学界所瞩目,是中国文坛一道独特而持久的风景。三十年来她笔耕不辍,一共发表了4部长篇、近10部中篇和100多个短篇,共约400多万字的小说作品。随着
-
穿越“神秘”的女性极地——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
作者:
唐春兰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精神分析学
神秘文化
徐小斌
-
描述:
在二十世纪晚期全球化的大语境下,中国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存在,包含与整合了诸多的文化事实。女性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蜕变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世界对女性主体的强制性规约而产生分裂。女性文学作为女性生命轨迹的文化载体,体现着中西、传统与现代冲撞的文化事实在女性身上的投射以及女性自身的冲突与抗争。女性文学在与男权中心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也在向自我的纵深处发展。
《穿越“神秘”的女性极地——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一文试图以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主要理论武器,深入到文本内部,挖掘在当下价值多元
-
虚妄的神话
-
作者:
张太保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庭叙事
流变逻格斯中心主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家庭不仅是男权文化生成和延续的重要机构,塑造、压制女性的理想场所, 也是男权文化象征秩序的隐喻、是男性中心文化的转喻式书写。面对无坚不摧的男权文化,从内部对家庭进行反叛和拆解成为女性觉醒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和其他策略一样,解构家庭并不能是女性走向彻底的自由和解放,在众多突围途径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女性的出路何在?结论是悲观的,女性没有出路, 克里斯蒂娃说“女性不能被界定”,甚至“女性”一词都要从新思考。这是否意味着她们的起步更沉重缓慢,所要走的道路更曲折漫长。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叙事的审美
-
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写作
-
作者:
张馨凌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虹影
跨文化语境
女性写作
-
描述:
本论文以虹影创作的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如《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阿难》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具体的论述中兼及其他几部小说。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尝试将文学文本放置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分析,并进行评论。论文的主体由两个部分组成。本论文的第一部分论述作家的“自塑形象”与“东方主义”的关系。在虹影的作品中由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国家形象表现出了中西文化关系的权力差异,与她的自身文化身份结合,呈现出“自我东方主义”的形态。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作家在跨文化语境下创作的叙
-
新时期大众音乐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
解晓静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社会环境
女性意识
大众音乐
-
描述: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中,女性地位、女性就业、女性角色等均已成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运用社会学、女性学、美学等学科知识,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后大众音乐中的女性意识,涉及内容包括女性音乐形象、女性作曲家及作品以及男性作曲家视野下的女性情结等。笔者首先通过梳理新时期大众音乐的女性意识现象,探究了女性意识形成所依赖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通过对女性音乐家所创作的作品研究归纳出共性的女性意识,即对“爱”的呼唤、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美”的赞颂。本文还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的女性音乐形象的不同,并指出
-
梅娘小说创作简论
-
作者:
艾春明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主题
女性意识
梅娘小说
叙述策略
-
描述:
梅娘是至今仍健在的四十年代沦陷区重要女作家。梅娘漫长的写作生涯跨越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两个时期。她的小说创作大都是在建国以前完成,并在沦陷区发表或出版的。建国以后以散文、随笔创作为主。
梅娘小说尽管不正面描写战争,但却隐含着对战争中人的个体生命生存困境的关注。她笔下的人物,既带有一般女性作家对战乱中的人和社会的关注,更显示了梅娘自己对沦陷区生活,特别是妇女命运的独异观察和思考。这反映在梅娘小说创作的两大叙事主题之中:女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女性关怀主题是最能显示梅娘小说创作特色与价值的部分。人文关怀
<
1
2
3
...
31
32
33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