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工笔重彩女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
作者: 刘东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表现   女性艺术   工笔重彩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身也具有文化属性,“人是符号的动物”[1],离开符号这一文化形式,人的精神发展就无从言起。当代工笔重彩女画家们关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受虐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梁玲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受虐处境   探索存在   米兰·昆德拉   女性形象  
描述: 米兰·昆德拉独特的小说创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的小说浸润着他对存在的思考,其中,更是有一批引人注目的、昆德拉式的独特的女性形象。作为“存在的勘探者",昆德拉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偏重考察女性在艰难处境下生存的种种可能性。对于昆德拉来说,“受虐"是对女性生存处境的一个总体上的概括。本文将遵从这一思路,注重昆德拉笔下受虐女性形象生存处境的研究,在文本分析之上更进一步的解析昆德拉作品的深刻内涵,为昆德拉小说中的存在主题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将昆德拉小说中的受虐女性形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自愿受虐的女性形象,第
1930年代左翼电影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丽丽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意识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左翼电影文学  
描述: 1930年代左翼电影文学是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产生于民族存亡之际,以大都市上海为中心进而影响到全国。左翼电影文学中的女性群体是值得关注的,电影剧本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她们成为左翼电影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左翼电影文学剧本(或电影本事、电影故事)和电影评论出发,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1930年代前电影女性来探索女性形象转化的特点。30年代前的电影女性以传统女性为主,例如旧式小姐、寡妇、平民女子,也有少数女学生和资产阶级色彩的小姐。
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契诃夫作品女性形象
作者: 王娇阳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理论   契诃夫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天才的艺术家、杰出的思想家以及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不仅在俄罗斯文坛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短暂而辉煌的创作生涯中
《非诚勿扰》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与受众解读研究
作者: 李解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受众   父权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男性霸权  
描述: 江苏卫视的婚介类节目《非诚勿扰》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和丰富的节目内容获得了空前的高收视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非诚勿扰》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它与以往的刻板呈现女性形象的电视节目不同,从表面上看,《非诚勿扰》中的女性似乎被赋予了空前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以建构自我的形象。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非诚勿扰》中究竟呈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它是否真的颠覆了父权控制下的媒介中的女性形象?除此之外,女性受众在接收《非诚勿扰》文本意义时,她们又是怎样建构新的意义的呢?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媒介文本层面和媒介受众层面对《非诚勿扰》中的
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作者: 张昊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美报纸新闻   女性形象   对比研究  
描述: 当今社会,媒体的新闻报道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也在通过媒介这面“镜子”找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可以说,媒体不仅让我们认知社会,同时也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的现状和根源。此外,媒介与社会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媒介既是呈现社会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塑造和改变着社会文化。在各种媒体中,又以严肃性报纸成为评估社会文化的权威渠道,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华盛顿邮报》作为研究样本,对这三家报纸中的政坛女性、社会新闻中的女性、体育新闻中的女运动员做以分析对比。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挖掘
商业网站图片对女性形象呈现的伦理问题分析
作者: 高彤彤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图片   商业网站   女性形象   网络伦理  
描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已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8.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
消费文化视域下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王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文化主导权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大国,其自身的文化源远流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语境加速,中国也被卷入其中,于是在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出现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这场文化转型热潮中,中国逐渐迈入了消费社会。随着个人活动性、政治意识和社会自由的发展,女性开始浮出历史地表,大量的参与到爆炸性的消费文化中。在消费成为当下的一种主导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女性看似处于被讨好、受迎合的地位,女性从边缘走向了中心,可是,当人们在为这种言论欢心鼓舞的时候,并没有看清这一事实的背后实质:规范女人的是男性制定的价值和准则,男性才
新时期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研究(1987--2012)
作者: 陈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女性形象为研究课题的论文。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长期处于不被重视、不被表现的尴尬境地,其主体性也长期隐没于男权文化的压制之下,无论是商业类型电影、文艺片亦或者主旋律电影,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都没能被真正的塑造在银幕之上。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伴随改革开放与文艺理论的双重激励,中国的电影事业重整旗鼓,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影片。其中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也在电影的历史舞台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影形象中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形象,在新时期开始也逐渐冲破历史樊篱,成为
深切的悲剧和热烈的追求——哈萨克民间叙事诗和汉乐府诗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刘安琪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乐府诗   女性形象   哈萨克民间叙事诗  
描述: 哈萨克民间叙事诗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哈萨克民间文学中最优美的篇章,诗歌中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特点的女性,象征着哈萨克女性的光辉形象。汉乐府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乐章,尤其是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光彩照人。本论文试图以哈萨克民间叙事诗和汉乐府诗中所塑造的不同女性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其女性形象,在归纳、概括、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的异同点,从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命运,并对照女性地位变迁,探究造成两个民族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全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
< 1 2 3 ... 20 21 22 ... 151 152 153
Rss订阅